人性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内容摘要:在新课改中,把培养能自主生存、终身学习、和谐发展的人作为首要目标,所以教学活动应重视学生的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其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个性得到自然的发展。新学期的起始课是进行数学教学中人文教育的重要时机。智慧的对待学生的错误是对人性化的最好渗透。教师还要充分挖掘数学体系形成的思想方法和数学家不屈不挠的追求真理的实事求是精神,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个人的精神生活。正在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问题就是要改变基础教育中单纯传授知识的目标定位,把培养能自主生存、终身学习、和谐发展的人作为首要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这是对数学课程教育目的的基本定位,明确了数学课程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组成部分。”无疑,这在学科层次上彰显了数学教学的人文内涵。一般来说,现代数学的人文性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强调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身心两方面的和谐发展,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体现对学生个体作为人的价值的尊重、认同与重视。因此,教学活动应重视学生的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其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个性得到自然的发展。第二,由于数学的主要特性抽象性、严密性和系统性,具有科学与人文的共同基因,因此数学教育不仅具有科学价值,而且具有人文价值,它的教育意义在于使人得到数学方面的修养,获取科学的方法,养成严谨求实的精神和态度,练就敏锐而严谨的思维。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体现人性化理念的几个方面:一、新学期的起始课是进行数学教学中人文教育的重要时机。有的老师为了赶进度,新学期第一堂课就进行了课本上的教学任务。学生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往往处于被动状态。我在实践中,每学期的第一堂课都要查阅很多资料找一些与数学相关的知识或数学游戏,增加学生的兴趣。如七年级新生的第一节数学课中,我在教学中处理的几个环节是:一、感受数学的意义。让学生举例数学知识的应用,得出结论:数学伴我们成长。二、多媒体演示:各种图形、世界各地有名的建筑、股市走势图、地砖、神州六号运载火箭等,从中感受数学的风采,体会人类离不开数学。三、了解数学史,唤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感悟国家昌盛,需要数学。四、介绍我国杰出的数学家华罗庚和苏步青。让学生知道数学家不是“书呆子”,而是全面发展、富有人格魅力的人。探索数学的过程也是数学家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的体现。五、做一些数学小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里体会数学的奥妙。这节课向学生展示数学的特征、作用和力量,尽管没有需要落实的知识点,实际上却能为整个中学数学的学习作必要的思想准备。这种人文教育在使学生亲近数学的同时,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改变了学生对数学的态度。二、智慧的对待学生的错误是对人性化的最好渗透。在讲分式的运算和分式方程后,我出了一道例题:计算:当时,我请了两位学生上黑板解,其中有一位学生解得:原式=显然错了,当我点评到他的解法时引来了一些哄笑,我问:“哪错了?”“把分式计算弄成解分式方程了。结果丢了分母”。这位学生低下了头,我却说,这位同学虽然把方程变形搬到计算题上,解法不对,但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若能将该题去掉分母来解,其“解法”确实简洁,因此我们能不能用解分式方程的方法来接它呢?我看到这位学生的头慢慢抬了起来。于是我给出了下面解法:解:设去分母解得学生都认为有点意思,我便说,他的解法是错了,但他的这种“用方程的思想解分式计算题”却是一种寻求简便的思想,是自己思维的真实展示,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这时这位学生笑了,脸上荡漾着自信。这种处理方法既体现了数学的严谨性,又表达了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唤回了学生的自信。令我没有想到的是,从此,这位同学上数学课都是精神饱满,信心十足。课余对数学也是“情有独钟”,对有些问题的解决也常常有自己独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