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域自然概况黄河流域示童團itStIU'IU.1•自然概况及特点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 4500m 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 5464km。流域面积 79.5 万 km2(包括内流区 4.2 万 km2)。与其他江河不同,黄河流域上中游地区的面积占总面积的 97%;长达数百公里的黄河下游河床高于两岸地面之上,流域面积只占 3%。黄河流域幅员辽阔,西部属青藏高原,北邻沙漠戈壁,南靠长江流域,东部穿越黄淮海平原。全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 466mm,总的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最多的是流域东南部湿润、半湿润地区,如秦岭、伏牛山及泰山一带年降水量达 800mm~1000mm;降水量最少的是流域北部的干旱地区,如宁蒙河套平原年降水量只有2200mm 左右。流域内大部分地区旱灾频繁,历史上曾经多次发生遍及数省、连续多年的严重旱灾,危害极大。流域内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面积 43.4 万 km2,其中年平均侵蚀模数大于 5000t/km2的面积约 15.6 万 km2。流域北部长城内外的风沙区风蚀强烈。严重的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使脆弱的生态环境继续恶化,阻碍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且大量泥沙输入黄河,淤高下游河床,也是黄河下游水患严重而又难于治理的症结所在。黄河的突出特点是"水少沙多”,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 580 亿 m3,仅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 2%,居我国七大江河的第四位,小于长江、珠江、松花江。流域内人均水量593m3,为全国人均水量的 25%;耕地亩均水量 324m3,仅为全国耕地亩均水量的 17%。再加上邻近地区的供水需求,水资源更为紧张。黄河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 16 亿 t,平均含沙量 35kg/m3,在大江大河中名列第一。最大年输沙量达 39.1 亿 t(1933 年),最高含沙量 920kg/m3(1977 年)。黄河水、沙的来源地区不同,水量主要来自兰州以上、秦岭北麓及洛河、沁河地区,泥沙主要来自河口镇至龙门区间、泾河、北洛河及渭河上游地区。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以上为黄河上游,匚入的较大支流(流域面积 1000km2以上)有 43 条。青海省玛多以上属河源段,河段内的扎陵湖、鄂陵湖,海拔高程都在 4260m 以上,蓄水量 47 亿 m3和 108 亿 m3,是我国最大的高原淡水湖。玛多至玛曲区间,黄河流经巴颜喀拉山与积石山之间的古盆地和低山丘陵,大部分河段河谷宽阔,间有几段峡谷。玛曲至龙羊峡区间,黄河流经高山峡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