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六年级下册 六下小练笔 1 文言文两则 1、展开想象,将“专心致志”写具体。 2、认真阅读《学弈》一文,为它配一幅插图,请把人物动作、神情写具体。 3、仔细阅读《两小儿辩日》,然后进行改写,注意把两小儿辩斗的神情态度写具体。 4、两小儿笑话孔子,孔子又会说些什么呢? 2 匆匆 1、仿写句子: 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 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 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 2、仿写段落: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根据课文语段的写法,联系生活,将时间流逝的感受描述具体。 3、本文有许多叠词,请你摘录下来,再照样子写几个,然后选择几个写一段话,读一读,体会叠词的作用。 4、联系《和时间赛跑》等课文,将其中写时间流逝的语段进行比较阅读,体会写法,然后进行仿写。 3 桃花心木 1、回忆《猫》这课,用“说他……可是……”这样的句式写一段话,表现种树人行为的古怪。 2、本文依然采用由事及理的结构进行写作,仔细阅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的事件是: ;想要表达的哲理是: 。 3、本文借“种树”说“育人”,请你联系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自己的感受,可以用上“如果……就……”、“只有……才能……”等关联词。 4 顶碗少年 1、作者在描写少年顶碗时,不仅写了少年的动作,还写了少年头上的碗以及观众的表现,把顶碗这个节目写得非常生动。请你也用这种写法写一个你印象深刻的节目。 2、本文写了三次少年顶碗表演,这三次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么处理?想清楚了请写下来与同学交流。 3、阅读课文最后自然段,再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把作者的心理活动写具体。 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 5 手指 1、仿句: ⑴摘录表示手指动作的词语,如“拉胡琴”等,然后进行仿写。 ⑵联系生活再写几句表现拇指作用的句子,也可以用这样的句式写食指等手指的功用,注意动词要用准确。 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 2、改写课文,如《手指自述》或者部分改写,如《拇指的自述》。 3、这篇课文写出了五指的特点,强调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