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教育中班集体建设与学生自主发展能力培养》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盐城市亭湖小学 一、背景分析 我国的基础教育,特别是传统的教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知识获取的过程、方法,尤其是“应试教育”,以功利性为价值取向, 以分数的高低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状况的唯一依据,强调师道尊严, 师生双方都不能也不敢“标新立异”,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学生缺乏个性。而人类已跨入新的世纪,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迈进。这就要求人们要以更开放的姿态面对改革,更好地完善自我。也就是说,现代社会的发展迫切要求人们加速人的自主发展能力的建构,并正确发挥其作用。 因此,培养小学生自主发展能力就成为小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每个小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获得集体承认的愿望和在集体中取得一定地位的要求。班集体内角色的多样性和活动的广泛性为小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每一个小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以及班级的需要,都能在集体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活动和工作的角色和位置,并在集体的要求和鼓励下,使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治自理能力等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锻炼和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说,班集体是小学生自主发展能力培养的最好环境。 从本校实际情况看,我校在实施小班化教育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方面的研究基础扎实,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全校师生共同研究的热情高涨。我校各学科教师学历达标率高,科研意识强。我校的教学设备充足。这一切表明,我们可以进一步对学生自主发展能力培养课题进行探索。因此,我校在选择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时,把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放在首位,以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确定“小班化教育中班集体和学生自主发展能力培养研究”为研究课题,科研促教,把我校建设成为适应2 1 世纪要求的现代化学校。 二、理论依据 ( 1 ) 集体教育理论:在集体中进行教育是集体教育的基本原理。学生班集体是一种特殊的教育主体。班集体具有促进学生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功能。现代班集体建设着眼于以学生发展为本,使班集体成为学生的精神乐园,成为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舞台,因而集体教育强调让学生集体成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体。 ( 2 )主体性教育理论: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应有较强的主体意识。同时要明确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都要以学生为本。一旦学生内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