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专业技术继续教育公共科目考试《素质教育概论》 第一章 素质教育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无 第二节 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 一、 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的含义 所谓“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是指教育者必须根据时代特点和素质形成的客观规律进行知识传授,既做到知识传授的全面性与丰富性,又保证知识传授的准确性和针对性,真正实现知识传授量与质的辩证统一。 (一) 全面传授知识 授知对象全面 授知内容全面 授知途径、方法和手段全面 (二) 更有价值的知识 符合特定对象需求 着眼根本培养目标 考虑知识的一般意义 二、为何要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 知识泛滥 需求不一 精力时间有限 有益知识内化 三、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的方法 (一)着眼社会需要和学生特点进行知识传授 把握社会需要及其变化 结合学生特点 (二)立足系统地知识考察进行知识传授 (三) 采取多种途径、方法和手段进行知识传授 四、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的要求 (一)树立整体教育观 (二)全面提高教育者素质 (三)需要兼顾个别学生情况 第三节 促使知识深刻内化 一、 促使知识深刻内化的环境条件 (一) 教育者言传身教,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刻内化 素质教育不仅要求教师成为更有价值理论知识的传播者,而且要求他们尽可能成为所传授理论的第一实践人,特别是在教授的学生面前。 (二) 形成良好的校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刻内化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刻内化需要充分挖掘和积极发挥学校的综合育人功能。 徐州市专业技术继续教育公共科目考试《素质教育概论》 (三) 充分运用社会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刻内化 学校为学生接受、掌握、消化知识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而社会则为学生实践知识、探索研究和运用知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社会是学生最终实现对知识深刻内化的重要环境。 (四) 组织鼓励科学探索,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刻内化 学生直接参与丰富的科学探索研究,是他们主动接触自然,深入认识社会和全面了解前人思维的有效途径,也是在某一学科领域获得独立准确的内在价值判断,达到深刻内化知识,形成素质的重要条件。 二、 促使知识深刻内化的保障措施 (一) 架设师生全面沟通桥梁,提供信息共享平台 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师生交流沟通不能局限于单一课堂,应该是全方位,多层面和具有广泛灵活性的。 (二) 开辟校内外实践基地,创造知识深刻内化条件 内化知识,特别对知识的深刻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