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微机监控系统运行规程 Q /210—1.05.12—2003 第 1 页 共 24 页 第三篇 微机监控系统运行规程 第一章 微机监控系统简介 1.参照技术标准: 1.1水电厂监控系统配置设计应执行的技术标准: 1.1.1中国电力行业标准《水电发电厂自动化设计技术规范》DL/T 5081-1997 中国电力工业部 98.6.10实施 1.1.2中国电力行业标准《水力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规定》 DL/T 5065-1996 中国电力工业部 97.9.10实施 1.2水电厂监控系统性能考核应参照执行的技术标准:《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 DL/T 659-1998 2、监控系统基本结构 2.1监控系统分为工作站、网络、控制站或测控单元三个部分。通讯网络配置原则上设置为两层:信息层、控制层。 2.2系统网络结构见附图 1。 2.3信息层采用 100Mbps交换式冗余以太网,构成数据通讯网络,形成信息集中处理综合平台,采用全局分散式数据库管理系统。 2.4控制层分电气系统监控及机组系统监控两个部分。电气系统监控采用智能化测控单元1:1分散配置完成现地控制,机组系统监控采用前端 PLC方式分散控制 6台机组,公用系统监控采用前端 PLC方式分散控制,实现分散控制的技术原则。 2.5工作站配置工控机。配置了与电网调度通讯接口的通讯机,建立负荷调度通道,具有人工/自动的负荷分配控制功能;后台配置工程师站;前台配置两台操作员站,实现运行监控CRT一体化。 2.6主机系统微机型励磁、调速通过通信工作站接入数据通讯网;线路、发—变组保护专用控制设备采用 RS485接口总线通讯连接,通过通讯管理机接入数据通讯网,关口表、机组电度量表分别通过数据采集器接入 RS485总线。 2.7控制层的机组及公用系统控制用前端机采用原改造投运的 7套 AB PLC扩展组态配置方式实现。 2.8 监控系统具有系统时钟同步功能,保证工作站及控制层所有联网设备时钟同步,同步精度≤1ms。 3、监控系统配置 3.1系统通讯网络配置 3.1.1数据通讯网络采用 100Mbps交换式冗余以太网,采用 TCP/IP控制协议。 3.1.2以太网配用智能化集线器(HUB Switch)联接,配置 1台 12口 HUB Switch,冗余配置,留有系统节点扩展接口。 3.1.3电气系统升压站的主机系统和副机系统、副机同期测控、厂用电系统测控单元采用现场总线通讯联接,分别通过 DSA201通讯单元接入数据通讯网络,以太网卡冗余配置。 3.1.4机组、公用系统控制前端机配用以太网卡接入数据通讯网络。 3.1.5微机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