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免疫学的发展简史,掌握重要科学家的贡献 时间 国家 科学家 事件 1675 荷兰 列文虎克 显微镜,人类第一次认识微生物的世界。 1796 英国 琴纳 用牛豆预防天花, 揭开免疫学发展的实验阶段。 1857 法国 巴斯德 证实发酵与腐败都是微生物所致, 开创了微生物研究的生理学时代。 1877 德国 郭霍 用固体培养基分离出多种病原菌和提出郭霍法则,对鉴定一种新病原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891 德国 Behring 用白喉抗毒素治疗白喉获得成功,开创了人工被动免疫疗法,即血清治疗的时期。 1892 俄国 伊凡诺夫斯基 首先发现烟花草叶病毒, 开创了病毒学的研究。 1929 英国 弗莱明 发现了第一个抗生素:青霉素 1935 杜马克 发现白浪多息治疗链球菌感染 1957 F.M.Bu rnet 提出克隆选择学说。 2、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功能 →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骨髓和胸腺)和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和黏膜免疫系统)。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T 淋巴细胞、B 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抗原提呈细胞(树突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粒细胞(中性、嗜酸和嗜碱)。 ◆免疫分子:多种效应分子(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和表达于免疫细胞表面的各类膜分子(特异性抗原受体、CD 分子、黏附分子、主要组织相容性分子和其它类型受体)。 →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防御:即抗感染免疫,指机体针对外来抗原的免疫清除作用,保护机体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在异常情况下,若应答过强,发生超敏反应;应答过低,可发生免疫缺陷。 ◆免疫自稳:指机体可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或损伤的体细胞,对自身成分处于耐受状态,以维持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若发生异常,可导致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 ◆免疫监视:指机体免疫系统可识别和清除畸变以及突变细胞的功能。若发生异常,可导致肿瘤发生和持续感染。 3、免疫应答的类型 ◆固有免疫:亦称天然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是种群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是机体抵御病原体侵袭的第一道防线。 ◆适应性免疫:亦称为特异性免疫或获得性免疫,为个体接触特定抗原而产生,仅针对该特定抗原而发生反应。 4、抗原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抗原(Ag):是指能与淋巴细胞抗原受体(BCR/TCR)特异性结合,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指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抗原的基本特性:◇免疫原性:指抗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