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辅导员-必修课-1 -基础理论》自测题二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30 分。)V 1. 、在( )时期,婴儿已经能对同伴的行为做出反应,经常企图控制同伴的行为。 A. “以客体为中心”时期 B. “简单交往”时期 C. “互补性交往”时期 D. “共通性交往”时期 满分:1 分 2. 1939 年,心理学家()等人提出了挫折-侵犯理论。 A. 多拉德 B. 柯波尔 C. 巴普洛夫 D. 伯克威茨 满分:1 分 3. ()是指人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因 A. 权力动机 B. 成就动机 C. 社会性动机 D. 生理性动机 满分:1 分 4. 凡是能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物都叫做() A. 观察 B. 强化物 C. 榜样 D. 替代物 满分:1 分 5. 侵犯即侵犯行为,也称为()。 A. 伤害行为 B. 破坏行为 C. 攻击性行为 D. 抢劫行为 满分:1 分 6. ()以谈话方式为主,必要时进行有关的心理测验。 A. 电话咨询 B. 书信咨询 C. 门诊咨询 D. 团体咨询 满分:1 分 7. 经典型条件反射是()发现的 A. 巴甫洛夫 B. 马斯洛 C. 弗洛伊德 D. 柯尔伯格 满分:1 分 8. ()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付出努力的注意 A. 有意注意 B. 无意注意 C. 有意前注意 D. 有意后注意 满分:1 分 9. 下列不属于思维种类的是() A. 直观动作思维 B. 逻辑形象思维 C. 形象思维 D. 逻辑思维 满分:1 分 10. ()一般表现为紧张不安和忧虑的心境。 A. 焦虑 B. 恐惧 C. 抑郁 D. 神经衰弱 满分:1 分 11. 具有()的物质环境可以增进婴儿对环境的积极探索。 A. 营养性 B. 安全性 C. 经济性 D. 刺激性 满分:1 分 12. 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往往表现出(),有人际交往的欲望。 A. 乐群性 B. 亲社会性 C. 健康性 D. 乐于助人性 满分:1 分 13. 公众距离一般为() A. 1 米 B. 1 到 4 米 C. 2 米 D. 2 到 6 米 满分:1 分 14. 下列哪项属于经典性条件反射() A. 望梅止渴 B. 学说话 C. 学走路 D. 学穿衣 满分:1 分 15. 下列不属于注意的种类的是() A. 无意注意 B. 有意注意 C. 有意后注意 D. 有意前注意 满分:1 分 16. 在出生后5-6 周,婴儿表现出对人的特别的兴趣和微笑,即( ) A. 自主性微笑 B. 社会性微笑 C. 无意识微笑 D. 潜意识微笑。 满分:1 分 17. ()岁的儿童将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