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义务教育教学改革与综合素养培育专题培训心得关于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教学改革与综合素养培育专题培训心得关于核心素养 今日,听了 xx 市 XX 区 XX 小学校长朱 XX《核心素养与学校转型进展》专题报告,颇有共鸣。 “核心素养”这个教育名词,无疑是当下乃至未来很长时间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一个“核心”表达。“无论教育怎么表达,一定要思考观点的背后是什么,追问它的原点。”朱 XX 校长的这个观点,我非常赞同。我一直认为,对教育主张或观点背后原理的思考,对原点的追问,能帮助我们在纷繁的教育改革中坚守定力、把握方向。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时代进步的产物。它标志着教育从“知识时代”走向“素养时代” “核心素养”并不复杂,就是直面 21 世纪人才需求和个人终身进展的必备品行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进展核心素养》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进展、社会参加 3 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 18 个基本要点。概而言之,就是新时代的“人才标准”。诚如朱 XX 校长说,“核心素养”指向的是“教育培育什么样的人”这个核心问题。从全球发达国家早已成熟的“核心素养”架构看,其关键词是“品行”和“能力”,这正是学生终身受用的东西,也是未来社会需要的有用的东西。朱 XX 校长对“为什么要提核心素养”的解读是有高度、宽度和厚度的。“全球化进展”对中国教育的影响是讨论和提出“核心素养”最重要也最深刻的背景。“人才观变革”决定了必须重视和讨论“核心素养”的内涵体系。同时,“核心素养”更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核心素养”是在过去的“双基目标”和“三维目标”上的提升和进步。其最大的进步表现在指向立德树人、全面育人,促进人的全面进展。“核心素养”与“综合素养”或“全面进展”并不矛盾。在我看来,“核心素养”是综合素养的“根”和“魂”。综合素养正是在“核心素养”上的生长和丰富。教育正是要解决最根本的问题。正是因为“核心素养”是为了适应世界巨变、时代变革的产物,因此,学校也必须与时俱进,实现变革、转型和升级。 朱 XX 校长从学校管理方式、课堂教学方式、课程结构方式、教育评价方式和学习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变革给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路径”,也启发了我对于学校如何对“核心素养”进行“校本表达”的思考。一是哲学理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