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悯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能正确、美观的书写。 2、通过看图和朗读,理解古诗的意思,知道劳动人民是财富的创造者。 3、指导学生结合实际理解词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并正确背诵古诗。 2、理解诗意及作者的感情。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有一个难题,想请小朋友们帮我解决一下。你们愿意吗? (出示“一碗打倒的饭”图)学生观察。 这就是老师遇到的难题,有个孩子每天吃饭都吃不完,而且漏得满桌子都是。我想请会讲道理的小朋友替老师给他讲讲道理。(只要学生大胆发言,教师就要给予表扬。) 1、同学们,谁还记得《锄禾》这首古诗?能给大家背一背吗? (比一比,谁背诵得最好。) 2、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绅写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他的另外一首诗。板书课题:悯农。 二、指导学生自学: 1、学生进行自学,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2、交流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悯、夫、农、万、收”,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的不准的地方及时提醒和纠正。 (2)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3)动手书空,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粉笔标出来。 (4)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3、理解字义: 粒:像米一样细小而成为颗粒状的东西。 粟:谷子,小米。这里泛指粮食的种子。 颗:小而圆的东西。 闲:无事可做;空闲。 夫:和“农”组成“农夫”,意思是:农民。 犹:还。 饿:肚子里没有食物。 四海:指全国或全世界。 4、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 春种一粒粟:春天种下一粒种子。 秋收万颗子:秋天收到许多的粮食。 四海无闲田:天底下,没有一亩闲荒的土地。 农夫犹饿死:仍然还有很多农民因为吃不饱而饿死。 5、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教师请教。) 6、请学生在全班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7、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三、指导朗读: 1、听配乐朗读,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2、与小组成员一起练习朗读,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示。 3、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参加朗读竞赛,然后评议出最佳选手。 4、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