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儿童情绪能力测量 1 儿童情绪能力测量结构 情绪识别 低 情绪表达 情绪调节 情绪知识(纵向) 高 情绪理解 1.1 情绪识别与理解 1.1.1 第一阶段(情绪识别):6 中基本能力的识别(开心,生气,愤怒,惊讶,害怕,厌恶) 方式一:呈现几张图片,然后儿童找出与某一情绪词相配的情绪面孔。 方式二:说出情绪面孔是什么表情。 1.1.2 第二阶段(情绪理解): 分类一:1 情绪词汇理解 2 情绪识别线索 3 情绪与事件、行为的因果关系 4 情绪隐藏的理解(6) 分类二:情绪理解任务包括 4 个任务: 情绪标签任务、情绪观点采择任务、基于信念的情绪理解任务、冲突情绪理解任务(5) 分类三:包括情绪标签任务、情绪原因理解任务、冲突情绪理解任务和情绪调节任务(7) 分类四:情绪理解测验(情绪状态理解测验、情绪原因理解测验和情绪调控理解测验)(8) 分类五:情绪理解问卷法(用开放式问题,包括情绪词汇的理解、情绪识别线索、情绪因果关系以及情绪隐藏四个维度)(9) 分类六:ACES 儿童情绪技能评价测验(Schultz,1998,a=.71)包括面部表达,社会情景,社会行为(11) 1.2 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 1.2.1第一阶段(情绪表达): 初级表达;表现出6种情绪 高级表达:说出场景所表现的相应的情绪 1.2.2 第二阶段(情绪调节):对自己情绪的调节,对表达的调节?(是否能分开) 2 初级调节:无意识的调节 高级调节:从低到高,从少到多使用策略(共情属于情绪理解?,情绪伪装) 自我调节策略分类1:建构性策略,破坏性策略,回避性策略,情绪释放(1)。 策略分类2:自我安慰、替代活动、被动应付、发泄、问题解决和认知重建(认知重建是指儿童对消极情境中的各项参数进行重新思考或重新解释)在观察中对发泄和消极的调节策略予以忽视不计。(采用情绪调节问卷)研究的角度转向情绪调节的策略,如 Lazarus(1984)把调节策略分为以问题为中心的应付和以情绪为中心的应付,而 Gross(1998)则是从反应调节和原因调节两种方式来研究情绪调节。儿童的情绪调节可分为支持性的调节策略、参与性的调节策略和独立运用的调节策略。《学前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发展及其相关研究》 1.3 情绪知识《儿童情绪表达规则的研究综述》 情绪表达规则包括两种成分:表情调节知识和目标,表情调节知识是指根据情景要求调节面部表情的指示。情绪表达规则目标主要包括三种:自我保护目标— — 为了远离麻烦和维持自尊;亲 社 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