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感统训练知识及家庭中的感统训练方法 有许多家长和老师为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做作业很拖拉、好动、紧张、胆小、退缩、爱哭、不合群、吃饭挑食或性格障碍而头疼。过去,有的人将这些问题诊断为多动症,给孩子吃药、打针等,但效果甚微,还可能造成某些后遗症;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是有意不听话,对孩子又打又骂,造成了孩子的身心创伤。 1970 年,美国的心理学家爱尔丝博士首先发现了在 2-13 岁儿童中,有10%-30%的儿童出现上述症候群,并不是教育问题,而是儿童大脑功能发育不协调,需要进行训练来加以矫正. 经过科学家的大量临床心理研究发现,相当数量的儿童出现的上述问题是由于大脑对身体感觉统合的障碍,在医学和心理学上称为感觉统合失调或学习能力障碍。因为人体各部分器官 都 是通 过与 外 界 接 触 ,向 大脑传 递 感觉信 息 ,这些信 息 经过大脑的有效组 合,指 挥 人体完 成各项 活 动。当这一 系 统由于发育或其 它 原 因不能正常 运 转 时 ,就 会 出现上述行为问题。 对绝 大多数家长来说 ,感统的确 是一 个 比 较 陌 生 的概 念 。其 实 ,早 在 1972 年,美国南加州 大学心理学家Dr.J.Ayres( 爱尔丝博士) 就 通 过大量调查 研究发现并提 出了感觉统合理论 ( Sensory Integration Theory ) ,其 代 表 作为《 感觉统合失常 学》 。 感觉统合就 是机 体有效地 利 用 自 身感官 ,从 环 境 中获 得 不同 感觉通 路 的信 息 ( 视 觉、听觉、味 觉、嗅 觉、触 觉、前 庭 觉和本 体觉) ,输 入 大脑,大脑对输 入 信 息 进行加工 处 理( 包括 : 解 释 、比 较 、增 强 、抑 制 、联 系 、统一 ) ,并做出适 应 性反 应 的能力。 爱尔丝博士认为,感觉统合是指 将人体器官 各部分感觉信 息 输 入 组 合起 来,经大脑统合作用 ,完 成对身体外 的知 觉做出反 应 的过程 。只 有经过感觉统合,神 经系 统的不同 部分才 能协调整 体作用 使 个 体与 环 境 顺 利 接 触 ;没 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就 不能协调发展 ,其 具 体表 现为: 2 * 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 * 虽然聪明,却胆小不敢表现 * 重心不稳,容易跌倒或撞墙 * 咬手指或无法戒奶嘴 * 动作笨拙,难以完成像折纸和使用剪刀等精细操作 * 写字无法在框内,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