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改革开放以来的分配制度和贫富差异 数学系 应用数学二班 张莹莹 学号2008210043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已成为现实,由此也拉大了与其它地区和个人的差距。在收入普遍增长的基础上,中国人并没有平等地享受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繁荣。城乡居民贫富差异随着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在2009年底举行的“2010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上表示,预计今年全年城市居民收入可以增长到10%左右,但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大概增长只有6%—7%之间,所以城乡之间收入的增长率又拉开了3、4个百分点,这个情况是中国克服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趋势的新难点。另据2006年2月26日《纽约时报》转载联合国的数据说:“据联合国统计,(中国)大陆有18%的人口每天生活费支出不足一美元。”这就是说,中国大约有2.35亿人生活在国际贫困线之下,而不是世界银行所说的8800万,更不是按我们自己的标准所说的3000万,而这些生活在国际贫困线之下的人,绝大多数,或说基本上是农村居民。 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呈现新特点,差距扩大,具体表现在: 第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一度缩小,城乡收入比由1978 年的2.57 缩小为1985 年的1.86。1985 年以后农民收入相对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又逐渐扩大,1994年这一差距扩大到了2.86,1998 年为2.51。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相应,城乡的消费水平有明显差距,并从 1985 年以后,这一差距有逐 2 步扩大之势,由 1978 年 2.93 扩大到 1997 年的 3.13。 第二,在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同时,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分配的差距也在扩大。据国家统计局对 3.5 万户的跟踪调查,其中 10%最低收入户与 10%最高收入户的差距,1981 年时为 2 倍,1986 年为 3 倍,1993 年为 3.8 倍,1997 年为 4.2 倍,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速度十分惊人私存;2.5%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口占 83.2%的存款,97%以上的普通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仅 1080.5 元。 第三,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拉大。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相比,占有地理优势和政策优势。反映地区收入差距的威尔逊系数,我国从 1995 年的 0.46 上升到 1998 年的 0.57。地区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1998 年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的比例是 4:1。到1999 年底,东部 12 省市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 10102.4 元,中部 9省市为 5459.4 元,西部 9 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