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玻璃工业发展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玻璃工业属基础的原材料产业,与国民经济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玻璃及其加工制品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运输、装饰装修、电子信息、太阳能利用及其他新兴工业,不仅用作生产资料,也是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 玻璃行业突出的特点,一是玻璃属资源、能源消耗型产业,原料离不开矿物,生产离不开窑炉,同时又是重要的民生产业,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二是平板玻璃生产连续性强,一经投产一般需连续运行 6~8年,中间不能停产;三是资本密集和劳动力密集产业,是规模和结构缺一不可的行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玻璃工业发展回顾 改革开放 30 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促使我国玻璃工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发生了巨大变化。 30 年来,我国玻璃工业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取得了革命性突破,创造发明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浮法玻璃生产工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玻璃工业的技术结构、规模结构和产品结构都发生了质的飞跃;节能减排和环保成效显著;国际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产品品种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 2008 年年底,全国共有191 条浮法玻璃生产线,平板玻璃总产量达 5.74 亿重量箱,已连续 19 年居世界第一,目前占全球总产量近一半左右。 进入新世纪以来 8 年间(2001~2008 年)新增 126 条浮法玻璃生产线,新增产能 3.7 亿重量箱,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 在平板玻璃产品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新品种不断增加,先后研制开发了超薄玻璃(0.55~1.3mm)、超厚玻璃(15~25mm)、在线镀膜玻璃(阳光膜和 Low -E 膜),以及自洁、超白、本体着色、微晶、防火超白压延、太阳能镀膜玻璃等新品种,并利用国产技术建成 900~1000t/d 大型浮法玻璃生产线。 近年来,我国加工玻璃及玻璃机械制造业也有了长足发展。据粗略统计,加工玻璃主要品种(安全、中空和镀膜玻璃等)年产近 6.8 亿平方米,折合 1.7 亿重量箱,加工率达 32%。新的功能玻璃也不断涌现,如调光调温玻璃、太阳能玻璃、新型节能中空玻璃等。国内自行开发的预处理、钢化、中空、夹层、镀膜系列配套设备,可生产安全、节能、环保、隔音、生态、电子等功能玻璃。国产设备价格低廉,性价比好,大幅度降低了我国加工玻璃的生产成本,为我国加工玻璃快速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目前,我国加工玻璃行业80%采用国产设备,加工设备制造已成为生机勃勃的新兴行业。 我国玻璃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