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的问题及对策刘素红摘 要 近年来,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在医疗服务领域初具成效,但在激烈的竞争中,公立医院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想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和综合优势,公立医院不仅要适应政策改革要求,还必须重视医疗成本的控制,通过有效的成本核算方法为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本文以公立医院为主体,讨论全成本核算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关键词 公立医院 全成本核算 问题 对策一、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现状及问题分析自国家出台药品零差价、病种定额付费等一系列政策以来,我国公立医院的运营成本就不断攀升。为了医院更好地生存与进展,公立医院需要高度重视内部管理优化这一问题,通过成本核算工作来化解体制改革压力。实际上,我国大部分公立医院已经根据政策要求,逐步开展全面成本核算工作,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部分问题。首先,部分公立医院对成本核算工作缺乏全面认识,没有认识到成本核算工作在医院经营管理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医院各科室及行政管理部门参加配合程度较低,再加上医院缺乏较为完善的成本核算组织机制,全面成本核算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其次,公立医院的成本核算机制尚不健全,包括成本核算对象不明确、核算流程不法律法律规范、费用归集与分配标准不统一等,它们影响了全面成本核算工作的进一步展开;最后,部分公立医院虽然已经完成了基础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但部门科室的管理系统集成性有待提升,各项成本信息数据传输效率低,且公立医院成本项目较多,假如不能借助信息系统开展成本数据采集和汇总工作,将会影响成本核算结果的准确性。[1]二、公立医院改进全成本核算工作的策略分析(一)健全成本核算组织机构为了保证全成本核算工作能够有序开展,公立医院应当针对成本核算工作建立独立的组织机构,专门负责成本目标额定、成本预算编制、成本核算监督以及绩效考核等相关工作。该机构由医院管理层相关人员负责,下设办事处和核算处。其中,管理层负责人包括医院领导及财务部门负责人。办事处设置在财务科内,即全成本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处理日常的成本核算相关业务;核算处则是在医院各科室内指派一名核算会计,主要负责成本数据的采集、记录以及共享。同时,要健全全成本核算相关的管理制度,指导该组织机构开展成本核算工作。制度内容应当包括药品管理制度、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医用耗材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内部结算制度、全面成本核算流程、数据上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