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关于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方案设计方案目录: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二、关于讨论的文献综述三.调查的理论创新四、调查内容和调查范围五、调查对象与对象选取方法(抽样选取):六、调查方法及具体实施过程七、调查人员组成,分工八、调查时间及经费预算九、预期成果 一、调查目的与意义: 本次调查通过对山西省芮城县大王镇的留守老人生活状况(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进行实地观察与分析总结,深化分析留守老人的困境与需求,从而以调研报告的形式对国家关于农村留守老人的政策及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和建议,为地方政府实行措施提供借鉴。二、关于讨论的文献综述: 21 世纪的今日,中国的进展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经济实力的上升,政治力量的增强,教育文化的改革,都成为吸引人们目光的所在。但与此同时,城乡贫富差距的日益增大,却成为中国社会进展的一块绊脚石。城乡贫富差距的增大,其导致的结果之一就是,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也就是今日流行的称谓—“农民工”。特别是中国 90 年代提出的“优先进展城镇”政策,更是加速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涌入。另一方面,中国 90 年代末实施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的高校扩招计划,也是农村青壮年人口流失的另一重要原因。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带来两个社会问题:一是留守儿童问题;另一个就是留守老人问题。农村留守老人是指那些因子女(全部子女)长期(通常半年以上)离开户籍地进入城镇务工或经商或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而在家留守的父母(张艳斌,李文静)。现阶段,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出台的政策方针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落实。与此相反的是,农村留守老人,却逐渐被漠视化,边缘化。截至 2024 年末,我国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只有 5171 万,占全部人口的 7%,全国只有 392 万农民领到了养老金(《当代财经》2024 年第 7期)。这是农村留守老人边缘化的一个实实在在证据。中国现阶段关于农村留守老人的这一社会问题的讨论依旧很少。早期的讨论(刘炳福,1996,袁辑辉,1996)主要关注上海等大城市由于子女出国而孤独的留守老人的状况(陈敏2024)。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始终被漠视。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自 2024 年起,这一问题才真正开始在学术界引起关注和探讨。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讨论所于 2024 年 7 月在河北,河南,安徽进行了题为《农村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的影响》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