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关于水磨古镇建筑调研工作总结报告模版 关于水磨古镇建筑的调研工作总结报告模板 题目: 水磨古镇建筑调研报告班 级: 会展经济与管理 2024 级 3 班组 长: 组 员: 指导老师: 邹宏玉 旅游文化产业学院制 2024 年 12 月 29 日 摘要: 汶川水磨古镇作为灾后重建的成功范例,在当代地域性设计策略下,我们主要探讨古镇在建筑设计这一方面的分析。 从本学科的方面发掘学习其中的优点,进一步提高我们建筑设计的能力。 关键词:水磨古镇 空间布局 理念 1 水磨古镇的背景 水磨古镇位于汶川县东南部边缘山区,岷江支流寿溪河穿过城镇,东临都江堰,南倚青城山,西侧为卧龙熊猫保护基地,北连震中映秀镇,距都江堰市区仅 36 公里,距成都市区 70 公里,面积 88.44 平方公里,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南大门。 商代称老人村,享有“长寿之乡”的美誉,在震前是集羌、藏、汉等各民族聚居的农业和工业大镇。古镇历史悠久,后改名水磨至今。 5.12 大地震后,水磨古镇重建的“禅寿老街、寿西湖、羌城”三大区。 古今历史文化交汇、川广进展理念结合、藏羌人文风情荟萃,俨然一幅“高山峡谷、湖光山色、古街林立、风情四溢”的“水墨画”,被誉为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第一镇。 2 震后情况 2024 年 5 月 12 日汶川大地震后,水磨全镇近 2 万人受灾,92 人死亡,大量居民住房倒塌或严重损坏,其中老人村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房屋全部倒塌,伤亡人数占全村人口四分之一,死亡 13 人。 水磨镇公共设施损毁严重,水磨中学、水磨小学、水磨二小、镇政府、信用社、卫生院、邮政支局等基本损毁。震后对外道路损毁较严重,桥梁未坍塌但存在安全隐患。 “5. 12”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工作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于 2024 年 8 月正式展开。广东省负责汶川县的灾后重建工作,安排佛山市援建工作组对口援建汶川县水磨镇。 2024 年 12 月,西南院五所与北京大学中国城市设计讨论中心、香港中营都市与建筑设计中心组成的联合体( 以下简称“联合体”) ,会同其它四家设计机构和联合体参加了“汶川新城水磨镇概念性城市设计方案”的竞标。 根据佛山对口援建组提出的建设“汶川生态新城,西羌文化名镇”的总体规划定位,联合体在竞标项目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汶川水磨西羌文化和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传承,在借鉴瑞士山地小镇茵特拉根和苏黎世的城镇建设经验基础上,塑造以湖为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