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在这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英语学科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既重要又难学,这也是让很多英语教师头疼的难题。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不断尝试各种方法,其中收获最大的教学方法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催化剂,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但是,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在自己十多年的教学中,尝试了以下几种作法:一、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和学是相结合的,因此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会影响教与学的效果。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告诉我们,中学时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很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力气,花大功夫去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吧!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这种现象在我们的教学中是常见的,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多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当然,这并非说他们的缺点不可批评,可以听之任之。而是批评和表扬是出于同一个目的地爱护他们。对于他们的批评要中肯中听,做到让他们不伤自尊,人格不受侮辱,,从内心让他们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是由衷的爱护和帮助。这样,师生关系才能和谐,感情才能融洽,学生也会兴趣盎然地学习。二、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总是“满堂灌'',不管学生学与不学,学得好与不好,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没有什么轻松而言,一堂课下来,学生学得头晕脑胀,长此下去,学生就会觉得英语枯燥无味,从而提不起兴趣。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教师可以根据需要教唱英文歌;用学生大致能够听懂的英语讲个幽默、笑话、小故事、谚语;或由学生进行三分钟英语会话练习,自由演讲,自由对话;集体做一个游戏或唱一首英语歌曲等。从而凝聚学生的注意力,活跃气氛,激发兴趣,达到教学前的预热效果。有则谚语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悬念,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从直观教具和演示开始。把握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教室的人、物、直观教具(如图片、挂图、简笔画和实物等)设置情景。语言总是和情景联系在一起的。有了情景,学生印象才深刻,声、形、意才能有机结合,学生学得才有趣,掌握才准确。教师就像是导演。要精讲巧问,善于设疑。要想方设法实现师生互动,让学生有大量的时间参与。这样学习才有乐趣,学生才会感兴趣。一堂课就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开始和发展,也要有一个好的结尾。根据不同的情况,下课前可给学生设置一个新的“悬念”,留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放一遍课文录音,让学生小结一下课堂主要内容,唱一首歌曲等。总之,一堂课,始终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兴趣盎然。此外,注意在互动实践中满足学生的“成功欲”。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问题和语言材料,要由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践。这样,每个学生都可品尝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情趣大振,热情倍增。一旦学生出了差错,不要埋怨、训斥和责怪,要坚持多表扬、多鼓励的做法,注意纠正错误的技巧,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三、教学方法多样化随着英语教学的不断改进,单一的教学方法会逐渐失去它原有的魅力。为了激发、保持和巩固学生的兴趣,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例如在初学、巩固和复习的不同阶段),探索与之相应的好的教学方法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里的“好知”“乐知”就强调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心理活动的规律告诉我们:新的刺激容易引起主体的兴趣,并被作为重点的对象去感知。多媒体就擅长于发挥这种新异的刺激作用,对学生产生较强的吸引力,能有效的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