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分析温室效应及臭氧层破坏的机理及对环境的效应 第四篇:臭氧层的破坏 臭氧层的破坏 1、缘由:地球上有一层爱护膜,存在于包围在地球的大气中,就是臭氧层,臭氧层会将紫外线挡在地球外面,爱护地球上的生物不会受到损害。人类制造了大量会破坏臭氧层的物质,使地球南北极的臭氧层受到破坏。 2、影响:臭氧层被破坏造成地球紫外线增加,紫外线会破坏包括 DNA 在内的生物分子,还会增加罹患皮肤癌、白内障的机率,而且和很多免疫系统疾病有关。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受致命的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受破坏。农作物减产。加强温室效应。 3、我们不应当做的事:氟氯碳化物的使用,购置冷气、冰箱、汽车、喷雾剂等,应选购不含氟氯碳化物的产品。 4、补充资料:大气中的臭氧绝大部分都集中在离地面大约25~30 公里的上平流层中,称为“臭氧层”。名虽为一层,但事实上臭氧分布各地并不匀称,而且大气中臭氧的总含量特别少,尚不到 1ppm。这极薄的一层臭氧,对于地球上的生命特别重要,由于臭氧能汲取阳光中的紫外线,这些紫外线波长很短,而且有致命危险的辐射线,将这些紫外线转换成热能,只有极少量能到达地表。 第 2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由于臭氧在平流层中维持与氧气、氧原子等紫外线作用下的动态平衡,生物圈主要部分的耗氧量,及向上排放有可能参加或影响到此类反应(包括 O3═O2+O′+2O3═3O2)的物质〔如氯原子〕都有可能威逼 到 “臭氧层”的臭氧含量,至此呼吁节能减排,植树造林,自觉维护生态环境,非常重要。 臭氧是氧气的一种同素异形体(由相同的元素组成,但分子结构不同。)顾名思义,臭氧又一种刺鼻的气味,所以得此恶名。在大气层的 10 公里到 50 公里高度的区域,臭氧有相当的浓度,叫做臭氧层。 臭氧层被大量损耗后,汲取紫外辐射的力量大大减弱,导致到达地球外表的紫外线 B 明显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多方面的的危害,目前已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主要有对人体健康、陆生植物、水生生态系统、生物化学循环、材料、以及对流层大气组成和空气质量等方面的影响。 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用 CFCs 表示〕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缘由。氯氟烃是一种人造化学物质,1930 年由美国的杜邦公司投入生产。在其次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进入 60 年以后,开头大量使用,主要用作气溶胶、制冷剂、发泡剂、化工溶剂等。另外,哈龙类物质〔用于灭火器〕、氮氧化物也会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