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1.不一样历史阶段的特点 采猎文明时期,崇拜自然:人对环境是依赖和恐惊;(地理环境决定论) 农业文明时期,改造自然: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恶化;(人类中心论) 工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人地关系不协调人地矛盾激化; (人类中心论) 后工业化时期,寻求人地协调:寻求人口、资源、环境互相协调,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人地伙伴论) 2.人地关系思想演变 出现时间 产生背景(原因) 关键思想 产生成果 观 点 一 :地 理 环 境决定论 人类社会初期 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也很大 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进而决定人类的民族特征、文化发展及 经 济 基 础 、 上 层 建 筑等,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 人 类 只 能 被 动 地适应环境 观 点 二 :人 类 中 心论 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初期 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运用和改造地理环境的能力不停提高 人类中心论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做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任意开发运用的对象,一味地从自身需求出发,盲目追求征服自然,忽视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人地关系对立 观 点 三 :人 地 伙 伴论 后工业化时期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人类具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地理环境对人类也具有反作用力,人类应当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友好互进的伙伴关系 寻 求 人 地 关 系 协调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一、理解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定义:既满足 现代人 的需求,又不损害 后裔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和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 3.可持续发展图示: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 公平 性原则:包括时间上的公平(代际公平)、空间上的公平(代内公平)。 2. 持续 性原则:关键是指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保持发展的持续性;目的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互相协调。 3. 共同 性原则:全球建立良好的国际秩序和合作关系。 4. 阶段 性原则:①发展中国家:初级阶段,以经济发展为重要目的; ② 发达国家:高级阶段,以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为重要目的,在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应承担更多责任。 三、可持续发展历程 1.1972 年,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