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播王勇摘 要:目前,我国正在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去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战略任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太极拳文化,在其中应该发挥其强大的功能,为人民服务,为子孙造福。中国优秀的太极拳文化深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取百家之所长,采诸家文化之精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真实记录了中华文化的主导方向。关键词:太极拳文化;和谐校园;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传播太极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种表现形式。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珍宝—武术,作为炎黄子孙、华夏民族独创文化符号,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传承至今,依旧光鲜亮丽、璀璨夺目。追溯其根源,完全在于武术项目在进行传承的过程之中,不断的完善自己、吐故纳新。现如今西方体育文化盛行的时代,我们中西文化多样性的进展融合的情况下,对于太极拳文化必须更加理性地去认识。一、真正认识太极拳文化精髓1、太极拳是体育运动与中华传统哲学结合的产物,太极拳运动在锻炼的过程中,主要锻炼身体的各个环节,并对此提出要求:刚柔并济、轻重缓疾、开合起落、等等变化要求,由于习练过程要内外兼修,这就对身体健康有许多积极方面的锻炼作用,长期坚持练习,就能达到“壮内强外”。2、中国优秀文化的核心—和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之一就是和谐。在我国春秋时期,晏婴用“相济”、“相成”丰富了“和谐”的内容;孔子提出了“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子路》)的思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中庸》)这就是儒家所构想的“太和”之境界。到了宋代,著名哲学家张载在《正蒙·太和》篇中说:“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相荡、胜负、屈伸之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哲学的最高范畴。张载所说“太和”就是道,就是追求的最高理想—和谐状态。3、代表身体动作“和谐”—太极拳太极、阴阳是亘古不变的基本的理念,它充分阐述了我国古人对事物辩证观点的认识“对立统一”。《易传》中把阴阳看成所有运动的基本规律与法则,还以阴阳为基础,创立了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宇宙万物是由阴阳两种势力组成,阴阳之间通过不断冲突、相互平衡,最终和谐了万物,宇宙之间的千姿百态均产生于此,这是古人先贤们的认识。《太极拳文化论》的开篇之论,“太极者,无极以生,动静相合,阴阳之母也。动则分,静则合”,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太极拳文化的精髓就是要懂得阴阳、动静变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