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语文有效教学四个好习惯摘要:有效,就是有效益,有效果。现今社会,一切行业都得讲求效益,效率。我们也同样要求有效的课堂。那么,如何使得我们的课堂有效呢?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谈了一些看法。关键词:语文教学、有效、好习惯。我们所说的有效教学就是教学中老师通过一系列的教学行为或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施以影响,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学习目标的达成。任何教者,都希望自己的教学是有效的,但是,没有学生的课堂配合和语文实践,有效教学就成了一句空话,学生的课堂学习目标也难以实现或全部实现。因此,强调有效教学,必须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基于此,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谈谈培养学生的语文良好学习习惯。一、课前预习的习惯语文课程标准要倡导自主的学习方式,而课前预习正是学生的主动性的学习行为,也是课堂教学中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为学习新课奠定基础。为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我指导学生从“一读二划三查四思五提”方法入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步骤是:第一:让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即一读);第二:动笔划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划出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划出读不懂的地方(即二划);第三:借助工具书,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查课文的背景资料(即三查);第四:指导学生思考课文“预习”、“思考•练习”或教师根据实际确定的预习题,帮助学生抓住重点进行思考,明确预习目标(即四思);第五:让学生从预习课文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即五提)。要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就要给学生展示预习成果的机会。为此,我每节课的第一个任务是检查课前预习情况,然后作出相应的评价及指导。但是要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并非一朝一夕能办到的,贵在坚持。二、感悟交流的习惯案例:我在教学三年级下册《荷花》一文时的一段实录:(学生已在黑板上花了一些荷花。)师:请小朋友当评委,看看黑板上小画家们的画,再读读课文,重点是第二节。想一想,黑板上还能再添画些什么?(学生们自由读书,思考。)生:老师,还可以添画花骨朵。师:(板画,故意画一个很瘦的花骨朵)请孩子们读读文章中描写画骨朵的语句,想一想,老师这样画可以吗?生:不可以,你画的太瘦了。因为书上说了——“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师:噢,我明白了,花骨朵还不能减肥,(修改花骨朵)要画得胖胖的。(众笑)生:还可以画展开两三片花瓣的,黑板上画的花瓣全都展开了。(师板画两三片花瓣的)生:还可以添上一些带有嫩黄色的小莲蓬的荷花。(原来黑板上没画出来)[评析:语文课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为此,我们要打破传统的“师讲生听”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以“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为主,给学生创设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说出自读后的感悟,并把自己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大胆地说出来与他人交流,让学生的观点、学生的声音、学生的活动贯穿整个课堂。培养交流的习惯,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又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三、敢于质疑的习惯一个人如果从肯定开始,必以疑问告终;如果他准备从疑问开始,则会以肯定结束。-----(英)培根作为教育者的我们经常会感叹上课气氛不活跃,越到高年级越突出,上课时的手越来越少,能敢于回答老师预设问题的已经寥寥无几,更不用说是能自己提出问题的了。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习惯,首先要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课前引导学生阅读自学,在预习阅读时就要求他们提出问题,课上不断启发和鼓励学生质疑的兴趣,调动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并鼓励学生带着疑问自己去解决问题。其次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指点发问途径,教给发问方法,指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使学生善于提问勇于质疑。第三,把发表意见的权利交给学生。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阅读而不是代替学生阅读。第四,把研读的选择权交给学生。同样一篇课文,由于内容及表达方式的不同,学生自然有不同的阅读兴趣。有的喜爱品味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