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的传递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 年版)》“我们的社区生活”单元要求中提到“体会社会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等弱势人群的关怀。对弱势人群有同情心和爱心,要有尊重和平等的观念,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二、教材分析:本课时的话题是”善于帮助别人”,从两个事例入手引导学生学习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智慧,分别是校园生活中关爱他人却遭拒绝的事例,和社会生活中关爱他人却没有考虑他人需求的事例。在此基础上以“小贴士”和“阅读角”提醒学生该如何正确关爱他人。三、学情分析:学生的生活阅历较少,他们有帮助他人的热情,但缺乏关爱他人的方法,这可能会导致他们在关爱他人时遭遇挫折,甚至出现无意中伤害他人的情况,本节课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施教的。1. 引导学生探索正确的关爱他人的方法。2. 引导学生体会关爱他人首先需要了解他人的需要。五、教学重难点:1. 重点是学习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智慧。2. 难点是将关爱他人的正确方法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六、教学准备:PPT七、教学过程10 爱心的传递者一、回顾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这个世界充满爱,大家都愿意为为身边的人和事献出一份爱心,但是关心和帮助他人是一门学问,有时候你的好心帮助换来的未必是感谢,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爱的传递者》。板书课题。二、理解感知1. 活动一:我来帮你(看一看,演一演)图中有两位同学都遇到了困难,可是面对“我来帮你”的话语都拒绝了,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把书翻至 U 第 67 页,思考为什么这两位同学不愿接受他的帮助?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请大家看一段视频,看看视频中这位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如果让你来帮助这位小朋友,你该如何做呢?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内容讨论并安排角色演一演,一会儿分享给大家。看了演出,你有什么感受,你最喜欢那位同学帮助别人的态度。小结:同学们,要想让我们的爱传递,必须以平等的态度对待需要帮助的人,尊重他门的隐私和意愿。(板书)2. 活动二:用心了解(播一播,访一访)上一节课,老师让同学们开展了“爱心的传递者”活动,同学们谈谈活动的效果吧!为了奖励大家辛苦传递爱心,老师请大家看一个小笑话。同学们,笑话中的老奶奶好可怜啊!可是有一天,这儿的老奶奶却遇到了相似的情况。如果你是老年公寓的老人,你想对志愿者们说些什么?那你还听说过帮助他人却不讲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