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倡导个性学习策略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研究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当前,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习是个性化行为”;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的职责是在教学中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场”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只重视大纲意识、教材意识、教参意识,而教学资源(如课堂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课堂的生成、错误资源的利用等)的意识却十分淡薄,表现为:一是偏重于对知识的讲解,满足、停留于教材表面,无形中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二是学生学习、探索知识的方式、途径过于单一,对教师的依赖性过强;三是课堂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自主地参与、实践、交流的空间仍显狭隘,情绪不高,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对课堂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师要确立课程资源意识,不但要有效地挖掘和合理利用好教学资源,还要创造性地开发其它教学资源。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兴趣,引领学生多渠道、多角度地综合各种资源与条件(如网络、媒体、社区、家庭等),拓展知识面,力求更好地服务于数学。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和交流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根据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让学生的思维品质、个性发展等综合素质得以提高,进而形成高效的数学学习呢?我们认为,对课堂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是一大关键。我们需要改变学校教学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堂教学资源内容与学生学习过程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媒体、家庭、社区等资源,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尊重学生的个性,让数学课堂更贴近、融合学生,促进学生有个性全面发展。基于以上考虑,提出“合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倡导个性学习策略的研究”的课题实验。二、课题研究目标。(一)通过本课题研究,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合一,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构建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提高学习效率。(二)通过本课题研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关注个性学习策略,培养合作交流、乐于探索的精神,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