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环境保护知识竞赛题题库一、判断题1.世界环境日主题为“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2.“六·五”环境日只是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纪念日。3.引起水俣病的污染物质是多氯联苯。 4.1997 年 12 月 9 日通过的《有关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规定》 增设了环境犯罪的罪名,把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以“破坏环境资源罪”加以 确认。 5.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重要原因。 6.长期饮用含氟低的水可导致地方性氟中毒。 7.在全国各地发现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行为都可以拨打 12369 免费电话,向当 地环境保护部门举报、投诉。 8.一物种的灭绝预示着有诸多物种也也许面临灭亡。9.排污收费行政处理决定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告知当事人。10.处理生态环境问题,最主线的是要对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11.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构成部分。12.水电是对环境友好的无污染的可再生资源。13.建筑及装饰材料、通风空调系统、办公设备和家用电器等是室内空气质量最 重要的“隐形杀手”。14.畜禽粪便是很好的有机肥,越多越好。15.现代人正进入以“室内环境污染”为标志的第三污染时期。16.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水——二十亿人生命之所系”。 17.目前湖泊等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重要是由企业排放的大量氮和磷所导致。 18.化肥厂有害废水以脱硫废水污染最为严重。19.实行清洁生产与 ISO14000 所要达到的目的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20.水稻收割后,稻杆没用,可以就地烧掉。21.地球上一切生物的食物来源、能量来源和氧的来源是光合作用。22.污水中的氮只是来自工业废水。23.汽车尾气是全球范围最严重的铅污染源。24.麻雀要吃粮食,因此我们要消灭。25.中国是世界上第一煤炭消费大国,第一二氧化碳排放大国,同步也是第一大 能源消费国。26.太阳能是最大的非碳能源,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 未来人类能源运用的重点。27.我国确定的前单位 GDP 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均减少 5%的目的与应对气 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其他招标比较,具有强烈的约束性。28.碳排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最大问题。29.目前太阳能发电只占再生能源的千分之五,居四大可再生能源的末位。30.《京都议定书》成功之处在于:一是规定“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综 合历史和发展水平等原因,发达国家首先承担二氧化碳减排责任,而发展中 国家不承担减排责任。31.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