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心得:把社会工作有效地融入社会治理社会治理与社会工作:从“双工联动”到“四社联动”社会工作专业化是近十年社会工作发展的核心,不同领域的社会工作服务者与研究者在理论运用、技术方法与本土知识建构上作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在社区社会工作领域,自 2007 年深圳首次提出“双工联动”(即社区工作与社会工作联动)的机制后,各地着重在“社会管理创新”中不断尝试“三社联动”机制,三社联动是指“社区、社会组织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联动机制,旨在立足社区、依托社会组织、借力社工、整合资源、多元参与。在落地社区的过程中,山东省又提出了“四社联动”机制,推行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社区志愿者的联动,创新社区治理。从“双工联动”到“四社联动”首先体现了治理主体由“一元”向“多元”的转变,在“大政府”主导的治理体系下,政府职能的大而全,公民、志愿者和社会组织等其他主体缺乏参与的空间,在社会治理创新的背景下,多向度的协同治理推动了社会治理从国家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变。其次从“双工联动”到“四社联动”,在传统社会治理的基础上,凸显了社会治理中专业社会工作的角色、地位和作用,刚性治理和柔性治理是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的两个较为明显的特点,柔性治理更强调方法性和过程性。“三社联动”重在机制创新,“四社联动”更重基层创新,而共同点则是通过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达成社会治理的目的。社区微治理:多元治理视角下的社区服务治理多元治理主要强调治理主体的多元性,从“双工联动”到“四社联动”的发展历程看,社会工作、志愿者、社区的互动关系是被嵌入了“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框架下。“四社联动”的实践模式多地都有探索,本文以山东济南市某街道以购买形式引入的“新映像”社区建设项目为例,做重点分析。该项目旨在立足社区基本服务,结合人群需要,整合资源,实现社区服务专业化、社区环境整体化以及服务内容多样化,从而使整个街道实现社区服务的全面提升。项目的设计理念是社区共融、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层组成,也是社会工作的直接服务对象,在目前我国公民社会发育不充分的情况下,城市社区居民地熟人不熟,邻里关系疏离、社区参与度较低,社区居委会在“万能”与“无力”之间无法发挥居民自治的功能。基本公共服务之外的专业性服务、提升性服务缺乏,社区社会组织发展不足。这些问题成为大部分城市社区的共性问题,第一凸显了居民、社区居委会关系不顺;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