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策略(全文)

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策略(全文)_第1页
1/9
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策略(全文)_第2页
2/9
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策略(全文)_第3页
3/9
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策略(全文)硏 究 表 明 , 冠 状 动 脉 ( 冠 脉 ) 曼 性 闭 塞 病 变(chronictotalocclusions:CTO)的血运重建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1,2]。近几年,随着介入器具及治疗策略的进展,CTO 介入治疗成功的比例越来越高,本文对 CTO 介入治疗策略做一综述。1・CTO 血运重建的适应症对于 CTO 病变的介入治疗,2011ACC 指南为口 a 类推荐,2012 年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为 IlaB 类推荐。介入治疗的适应症为:优化药物治疗仍不能控制的心绞痛、闭塞病变形态适宜介入治疗、无创检查显示病变血管所支配的区域出现大面积的心肌缺血性改变、重要功能血管及血管近端发生病变者。2.预测 CTO 病变开通的因素硏究表明[3]决定 CTO 病变具体治疗策略的因素有:临床特征如年龄、心脏功能、合并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慢阻肺等);血管解剖学特征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预估等。血管解剖特征包括闭塞近端、闭塞段内、闭塞远端和侧支循环部分/前三者决定于正向治疗的成功率,后者对逆向介入至关重要。同时闭塞时间、长度、形态、迂曲、有无分支血管、桥侧支情况及钙化程度等对 PCI 成功与否有重要的影响。血管迂曲将增加导丝穿透血管壁的风险[4],鼠尾状的闭塞段血管具有较高的手术成功率,而桥侧支且其呈“水母头”样,其 PCI 成功率低,易发导丝穿孔等。靶病变位于开口部位的 CTO 病变、迂曲病变、钙化病变 PCI 成功率也低。目前,一些评分方法影响 CTO 病变的手术策略。J-CTO 评分(曰本多中心慢性完全闭塞注册硏究)[5]包括:病变长度〉20mm、钙化、成角〉45°、钝头样闭塞(Bluntstump)、首次治疗失败,其从 J-CTOregistry 硏究中发展得来,是一种评估 CTO-PCI 难易程度的方式,—般认为 0 分容易,90%可以 30 分钟内导丝成功通过闭塞病变,1-2 分中等难度,A3 分非常困难,成功率低。此评分一经推出便被广泛应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是经临床应用逐渐发现 J-CTO 评分的局限性,特别是缺少了对侧支循环的评价,因此并不十分适合要进行逆向治疗的病例。近一年来逐渐出现了几种新的 CTOPCI评分方法,如 ProgressCTO 评分、ORA 评分等。其中 ProgressCTO 评分特别将侧支循环是否适合介入器械通过作为一项重要指标,使术者在术前对于 CTO 病变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ProgressCTO[6]是一项 CTOPCI 的前瞻性注册硏究,总共 762 名硏究对象。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策略(全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