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与健康》教学大纲一、课程及教师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生命科学与健康LifeSciencesandHealth课程编号21013975学分2课程性质通识大课堂授课对象全校学生先修课程要求无任课教师信息姓名韩威职称副教授办公时间及地点:环境学院116室办公电话、邮箱地址:82502986;助教信息姓名助教办公(答疑或辅导)时间邮箱地址课程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和理解各章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2、学习和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研究和思考问题方法;3、了解生物学的当前研究现状、前沿研究课题及发展动向。课程简介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各个层次的种类、结构、发育和起源进化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学科。作为一门基础科学,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从传统角度来说,生物学一直是农业和医学的基础,其内容涉及种植、养殖、医疗、制药、卫生等方面;随着生物学理论与方法的不断进步,其应用已经扩展到食品、化工、环保、能源、冶金等领域。人作为生物的一种,更是生物学研究的对象,人类防治疾病、保障健康的社会活动一直伴随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目前,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了解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知识,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充分利用环境中对人群健康有利因素,优化人类生存环境,增进人类的健康,从而实现人类和环境的和谐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生物学涉猎的范围太广,加之课程容量有限,本课程在概括介绍生物学各学科门类对于人类健康的作用基础上,重点从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介绍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规律,以及它们在人类生存发展中的应用。考核方式平时考核(30%)考核类型课程作业课堂表现期中考试占总考核比例(%)10200期末考核(70%)闭卷考试学习要求培养自然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能够应用生物学知识解释一些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遵守课堂纪律,课上勤于思考,踊跃参与课堂问题讨论。注1:平时考核(%)=课程作业(%)+研讨交流(%)+期中考核(%);2:平时考核应占总成绩的40-70%。二、教学进度及基本内容教学进度安排教学周章节名称讲授内容及掌握程度研究型学习要求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小时)第1周第一章:绪论介绍生命的基本特征;生物学发展史及未来展望;生物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及方法。介绍生物学各分支学科研究对于人类课后复习1第2周生态学的含义、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及其分支学科;生态学历课后复习1第3周第二章:个体生态学生态因子、生态因子的作用特征,生态因子的限制作用。熟练掌握课后复习2第4周生态因子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生态因子的适应。了解课后复习2第5周第三章:种群生态学种群的概念、特征。生命表及存活曲线。熟练掌握课后复习2第6周种群的数量动态及调节。熟练掌握课后复习3第7周种群的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熟练掌握课后复习3第8周第四章:群落生态学群落的概念、特征。熟练掌握课后复习2第9周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熟练掌握课后复习2第10周种的多样性与群落稳定性。熟练掌握课后复习2第11周群落的演替;顶极群落的概念、特征以及顶极群落理论。熟练掌握课后复习2第12周第五章:生态系统生态学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成分、一般结构、类型。熟练掌握课后复习2第13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生产。熟练掌握课后复习3第14周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熟练掌握课后复习3第15周生态系统的发展、生态系统的调控。熟练掌握课后复习2第16周第七章、景观生态学景观的概念、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熟练掌握课后复习2第17周景观结构、功能及景观稳定性动态。熟练掌握课后复习2注:1.掌握程度指学生应掌握教师讲授内容的程度,分为“熟练掌握、熟悉、了解”等;2.学习内容包括课前阅读、课程作业、课后复习、文献综述、课下实验、课程论文等;3.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进度及基本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小幅度调整。三、推荐教材及阅读文献(包括按章节提供必读文献和参考文献)MichaelBegon,ColinR.Townsend,JohnHarper,生态学——从个体到生态系统(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