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时效设备消除残余应力的机理 振动时效又称振动消除应力法,是将工件(包括铸件、锻件、焊接结构件等)在其固有频率下进行数分钟至数十分钟的振动处理,消除其残余应力,使尺寸精度获得稳定的一种方法。这种工艺具有耗能少、时间短、效果显著等特点。近年来在国内外都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振动时效的实质是以振动的形式给工件施加附加应力, 当附加应力与残余应力叠加后, 达到或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时, 工件发生微观塑性变形, 从而降低和均化工件内的残余应力, 并使其尺寸精度达到稳定. 在工件上施加附加应力的方法有很多种。施加静力或静力矩也可得到消除应力、稳定精度的效果,这就是静态过载法以动力形式施加的附加应力也可以是冲击、随机振动或周期振动,周期振动中包括共振。 在本世纪五十年代前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振动理论、测试技术和激 振设备都得到迅速发展,从而发现,在工件的共振频率下进行振动,可以缩 短振动处理时间,消除应力和稳定精度的效果更 好 ,能源 消耗也最 少。同 时出 现了 相 应的振动设备。这种新 型 的振动时效工艺和设备的出 现,立 即 受 到各 国的高 度重 视 ,迅速应用于 生产 实践 中。 目 前各 国采 用的振动时效工艺,大 多数是共振时效。这种工艺是将激 振器 牢 固地 夹 持 在被 处理工件的适 当位 置 上,通 过振动设备的控 制 部 分,根 据 工件的大 小 和形状 调 节 激 振力,并根据工件的固有频率调节激振频率,直至使联结在工件上的振动传感器(速度计或加速度计)所接收的信号达到一个最大值。这时标志工件已达到共振。在这种状态下持续振动一段时间,即可达到消除应力、稳定尺寸精度的目的。 由于这种工艺日趋成熟,振动和控制设备日臻完善,振动时效已为十多个工业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美国某应力消除公司,进行5000多项振动时效处理,结果分析成本仅为热时效的10%,在消除应力方面完全可取代热时效。英国和西德对飞机装配型架的焊接梁和框架普遍采用了振动时效,苏联金属切削机床实验科学研究院将振动时效工艺推荐给各机床厂,某些重型机床厂的大件和基础零件全部采用了振动时效。 我国近 年 来 在振动时效的研究与 应用方面也 取得 了长 足 的进展 。实际 使用情 况 表 明 ,经 过 振动时效的工件尺寸精度稳定性 良 好 ,振动时效费 用仅为热时效的10%左 右 ,能 源 消耗 不 到热时效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