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实现课堂教学高效 课堂是教学的主陈地,如何向 45 分钟要质量,一直是广大教师探讨的话题。近些年,课堂教学改革的大潮汹涌澎湃,尤其是在新课标的导向下,新的课堂结构,课堂模式层出不穷。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市教育局审时度势,提出了“小学阶段突出抓读书兴趣和读书习惯的培养和养成,初中阶段突出抓好学习方式的转度,高中阶段突出抓好教育回归育人本源,以强化育人促进升学”的指导思想。并于今年 3 月 22日派出全部初中学校的校长赴山东河北名校考察,使我有幸目睹了杜朗口“三三六”,昌乐二中“271”,衡水中学“循环大课堂”,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等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聆听了秦培元、赵丰平等校长的讲座,我惊讶于学生们精彩的表现,感动于老师们的敬业精神,被校长们洋溢四射的教育激情而感染,被他们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求证、实践而折服,为他们创造的教育奇迹而震撼。 激动之后,必是沉思,我们究竟学什么。 透过洋思阳的“某某清”,衡水的“循环大课堂”的训练设计,杜朗口“精细的导学案”,不难看出每个环节都凝结着教师的所有的教育情结和太多的心血,尽管他们从台前走向了幕后。我想教育思想转化为教育行为,瓶颈是教师。尤其我们这样的农村学校,我校情况,原名斯力很中学,在上世纪80 年代初期,曾经是乌地区有一定影响学校,培养了大批 2 优秀人才,历经 30 年风雨沧桑,几度辉煌,几度低迷。从08 年划归市里管辖后,尤其是马国柱校长继任后,校园面貌焕然一新,生源回流,学校发展呈现可喜势头。尽管如此,学校也面临很多困难,仅就师资一项来说,教职工近百人,平均年龄 43.6 岁,50 岁以上 18 人(中高 8/11),35 岁以下 12 人,曾经担任过主任以上环节领导 9 人,门卫就有3 名主任。09 年 11 月份我到该校,所有任课教师的课我都听了一遍,包括所有学科的导学案,我都认真看了一遍,我觉得我们老师的很多方面离“杜朗口”相差太远。 为此,我们决定把如何克服职业倦怠,转变教学观念,丰厚知识底蕴,做为重点工作抓实抓细。 一、教育引领,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一项社会调查显示:2008 年 5 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会李超博士对 9000 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中小学老师生存状况堪忧,减压势在必行,统计结果表明 80%的教师的被调查老师感觉压力大,近 30%的老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