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 2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经济第 1 课时 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 1.(·深圳市宝安区调研)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对材料信息比较全面解读的是( )A.描述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特点B.描述了小农经济的场景C.反应了均田制对农民的束缚D.批判唐朝工商业的落后答案:B2.(·深圳市调研)“这是世界水利史上的杰作,其集多功能多环节于一体的综合方略思绪已臻完善,而其道法自然的文化意蕴更达到了颇为圆融的境界。”该段描述也许是在评述( )A.翻车在江南开发中的作用 B.唐代筒车的自然原理与作用C.因地制宜的西域坎儿井 D.都江堰的巨大功能解析:都江堰充足运用河道的自然走向和地势修建而成,体现出“道法自然的文化意蕴”,既利于排洪,又利于浇灌,“集多功能多环节于一体”,两千数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功能,故 D 项对的。答案:D3.(·广州市一模)下图为山东出土的东汉耕耱画像石(局部),前为一农夫驱一牛一马耕地,后为一农夫驱一牛耱地(粉碎、平整已耕翻的土地)。这反应出当时( )A.老式耕犁构造定型 B.耕作技术日趋完善C.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 D.铁犁牛耕推广到南方解析:本题考察图文材料解读和再认再现能力。根据材料“前为一农夫驱一牛一马耕地,后为一农夫驱一牛耱地”可知东汉时期耕作技术日趋完善,故 B 项对的。A、C 两项明显与对应阶段史实不符,由材料“山东出土”可知是中国北方地区的耕作技术,D 项错误。答案:B4.(·肇庆市一模)钱穆《国史大纲》记载:“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程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该记载反应的土地制度是( )A.井田制 B.封建土地私有制C.均田制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均田制的实行,将国家的土地租给农民,有助于克制富者的土地吞并,并且贫者有土地耕种,“有一最低之水平”,故 C项对的。答案:C5.(·湛江市调研)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一样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应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 )A.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 B.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C.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解析:从题干中“其底部刻有六位不一样工种工匠”可知当时的官营手工业分工相称精细,从“其底部刻有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可知当时的官营手工业由官府掌控,故 A 项对的。答案:A6.(·昆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