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针技术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手针技术是指针刺手部的特定区域以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技术。该技术的产生,是以生物全息理论为基础,即把内部脏腑组织器官缩影投射于手部特定区域,通过刺激相应反应区,达到调整脏腑、治病防病的目的。临床上常用以治疗各类急性痛症(如急性腰扭伤、头痛、胃痛、痛经、坐骨神经痛等),对产后缺乳、小儿遗尿、支气管炎、哮喘、心律失常、皮肤瘙痒症等,亦有较好的效果。一、基本操作方法(一)选穴方法1. 手针的基本全息图象手针的全息图象框架以手象针为代表认为,手上有数个不同的人形穴区图,这些穴区图符合生物全息律的特点,临床常用的是手纵向排列的全息象和横向排列的全息象。纵向排列的全息象:就象一个俯卧的人形。中指为头项,示指、环指为上肢,拇指、小指为下肢,第三掌骨为脊柱。其余的身体器官依次排列。人体阳面的组织器官,在方氏手象针里称之为手伏象。同理,人体阴面的组织器官称为手伏脏。如手伏象示例(见图 1)。图 1 纵向排列全息象示意图横象的全息象:把手示指、小指向前伸出。拇指、中指、环指缩起,可以又得到一个“全息人象”的雏形:桡骨小头及第一掌骨为头项,示指为上肢,小指为下肢,掌面及掌背即分别为躯干的内、外侧。其外侧称为横伏象,其内侧称为横伏脏。如横伏象示例(见图 2)。图 2 横伏象示例2. 主要的刺激区(1)咳喘点:位于手掌面,示指掌指关节尺侧处。(2)夜尿点:位于掌面小指第二关节横纹中点处。(3)心点:位于掌面二、三掌骨之间掌横纹之上。(4)胃肠点:位于劳宫穴与大陵穴连线之中点处。(5)止痒点:位于手掌尺侧,距腕横纹尺侧缘 1 寸,赤白肉际处。(6)肺点:位于掌面,小指第 1、2 指骨间横纹中点。(7)坐骨神经点:位于第四、五指掌关节间,近第四指掌关节处。(8)睡眠点:手背,在合谷穴与三间穴连线的中点处。(9)腰腿点:手背第二指伸肌腱桡侧及第四指伸肌腱尺侧,距腕横纹远心瑞 1 寸 5 分处。(10)肩点:在手背部,位于第二掌骨远心端与示指指骨近心端,每侧共 2 穴。(11)头顶点:位于中指第一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12)会阴点:位于小指第一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13)后头点(又称扁桃腺):位于小指第一指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14)足跟点:位于胃肠点(劳宫穴与大陵穴连线之中点处)与大陵穴连线之中点处。(15)前头点:位于示指第一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3. 手针取穴、配方手针取穴主要有 4 种方法。(1)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