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民营经济进展情况调研报告(3 篇) 近年来特别是**年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进展民营经济“17 条意见”出台以来,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积极落实各项支持政策,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加快进展。在政策激励下,民营经济进展活力得到新迸发,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一是总体实力持续壮大。**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 333.1 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 65.7%;缴纳税金 52.78 亿元、占全市税收的 81.4%;就业贡献率 90%以上;全市进入全省百强民营企业 15 家,进出口百强企业 15 家,入围企业总数名列皖南前茅。二是市场主体持续增长。截至**年底,全市共有私营企业 11578 户、同比增长 19.24%;总注册资本 371 亿元、同比增长 30.9%,户均注册资本为 320.4 万元、同比增长 9.8%。三是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截至**年底,全市共有民营科技企业 213 家;申报专利 833 件,其中发明专利 205 件;授权专利 673 件,其中发明专利 59 件;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57 家,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的 11.2%。四是品牌建设持续优化。截至**年底,全市民营企业共有安徽名牌产品 77 个、黄山名牌 150 个;拥有中国驰名商标总数达 12 件、省著名商标 119 件、市知名商标 229 件;全市民营企业通过各类认证 352 个,省卓越绩效奖 5 个;黄山毛峰、太平猴魁、黄山贡菊、松萝茶、五城茶干、安茶、万安罗盘、五城米酒 8 个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些充分表明,我市近年来经济进展的良好态势与民营经济的进展壮大密不可分,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市加快进展的主力军、增收富民的主渠道。 当前,经济进展形势错综复杂,下行压力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出台政府性引导资金促进重点产业进展和相关配套的”1+N”政策体系,为民营企业应对困境、提振信心增添了正能量,为趋利避害、逆势而上拓展了新空间,从而为我市经济努力实现稳中有进、进中求优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面临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民营经济进展碰到的困难比过去更大,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民企对政策支持的期望值也更高。主要表现在:①我市民营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实力较弱,且大多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自主创新能力欠缺,其传统制造、低端设计、虚弱品牌、微薄利润为主的产业形态已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民营企业普遍面临转型升级的倒逼压力。②政府促进民营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