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气象局气象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气象局气象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一、2024 年至 2024 年气象助力脱贫工作情况及取得成效 (一)推动贫困地区气象灾害监测网建设 2024 年至 2024 年共新建 8 个多要素乡镇自动站,3 套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6 台农田小气候观测仪,加以水务局气象观测站点的数据接入,气象观测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观测能力得以提升。在清水河及武川县共设立气象扶贫公岗 4 个,以实际行动带动群众脱贫增收。 (二)加强贫困地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响应体系建设 依托山洪保障工程及乡村振兴气象服务专项等项目建设,在全市各旗县区开展“六个一”基层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依托专项建设,进一步健全气象灾害防备指挥体系,完善预警信息发布与接收机制。一是将各乡镇村气象灾害应急责任人纳入 12379 预警信息发布平台,通过手机短信第一时间权威发布预警信息。二是将各地保险协理员、社区网格员等人员纳入气象信息员队伍,利用微信群实现预报预警信息快速传播及灾情收集上报。三是积极与各地扶贫办对接,为扶贫驻村工作队建立气象服务微信群或将其纳入服务短信号码群组,及时发布各类信息,并充分结合气象科技为农服务需求,为扶贫点制定气象点对点服务,指导村民科学种植、及时避灾。 (三)提升贫困地区人工影响天气扶贫效益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024 至 2024 年,地面人工增雨作业平均每年在 53 点次左右,全市人工增雨作业影响面积较之前增加一倍,对于抗旱增收及生态恢复具有良好的效应。积极推动人工影响天气装备现代化建设,开展装备弹药物联网改造,实现火箭发射架和弹药物联网设备安装及系统化运行。 (四)推动贫困地区智慧农牧业气象服务 充分应用高分卫星遥感技术,开展灾害性天气监测与农业保险定量化评估工作。2024 年 7 月,土左旗接连出现大到暴雨天气过程,造成了严重的农田内涝,导致作物减产或绝收。呼和浩特市气象局与中国人保、统计局联合开展多次野外调查,利用无人机及卫星遥感数据对承包地块进行了灾情定量化评估工作。进展一县一品农业气象服务,针对武川马铃薯、托县葡萄、辣椒、清水河小香米等特色农产品开展全程化系列服务,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五)切实做好定点帮扶工作 2024 年至 2024 年呼市气象局的干部职工为羊群沟乡五间房行政村、大湾行政村、羊群沟行政村的累计 45 名结对帮扶困难群众捐献帮扶资金 23600 元,旧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