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教学设计东方市铁路中学化学学科谢辉阳一.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的主要处分;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并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2、利用教师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科学探究;初步学会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并从实验信息中得出科学的结论;在探究过程中,能主动与人交流,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3、通过了解空气成分发现的简史,让学生知道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保持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二.教学重点空气的组成三.教学难点难点:设计并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四、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探究式实验教学方法:设疑→实验→观察→分析→结论。根据目标设疑,引导学生动手实验,体验实验过程。交给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得出科学结论的学习方法。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设问讲述板书设问讲述阅读多媒体板书猜谜语:生来本无形,走动便有声,夏天无它热,冬天有它冷。谜语中的自然现象是什么?风实际上是什么?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片刻都离不开的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我们有必要一起来学习和研究它。课题1:空气桌上有一个空烧杯,它真的是“空”的吗?如何证明。空气是如此的重要,它的成分有哪些?又是怎样发现的?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来感受二百多年前科学家们的发现和研究的。拉瓦锡对空气的研究实验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谜底:风风是流动的空气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比较各种证明空气确实存在的方案及优缺点,并进行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最后得出结论。阅读课本P26观看、思考情境激学诱思培养兴趣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讲述板书信息展示讲述板书我们能否模仿科学家的实验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是多少?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木炭+氧气点燃二氧化碳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常用仪器及用途介绍:集气瓶、燃烧匙、导管、大烧杯等等。所需的药品根据以上提供的仪器、药品,请大家设计出可行的实验方案。并适当地引导、点拨、评价。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学生分组讨论,组织交流,达成共识,选出较好的设计方案:(1)选择红磷的燃烧(2)装置(3)分组实验、观察、记录、得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设计实验能力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观察能力培出结论汇报结果、分析成、败原因。养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问演示板书讲述板书小结课堂检测作业(1)水为何能进入集气瓶中?进入的水与什么物质体积有关?(2)为何进入瓶中的水不等于总体积的1/5?剩余的气体是什么物质?能支持红磷燃烧吗?红磷燃烧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2、空气的成分(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空气是由多种物混合而成的,它是一种混合物。而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分别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3.混合物、纯净物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物质。如空气等。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看下页)P334、5、6学生分组交流、讨论观察学生阅读27页学生举出生活中常见例子。学生回答思维能力的培养规范实验操作。区分两者培养归纳、总结能力六、板书设计课题1空气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2.空气的成分(体积分数)氮气(N2)78%氧气(O2)21%稀有气体(He、Ne…)0.94%二氧化碳(CO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3.混合物、纯净物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这些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反应,各自保持各自的性质。如空气、海水等。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课堂检测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A氧气B氮气C水蒸气D二氧化碳2、澄清的石灰水长期敞口在空气中会浑浊,是因为空气中有()A氧气B氮气C水蒸气D二氧化碳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B人呼出的气体C稀有气体D冰水混合物4、若一个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