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基本环节 教学工作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构成的,如果某一环节与整体不协调,就会削弱整体的效果。要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认真研究教学的基本环节,并对这些环节提出质量上的要求。 从教师施教的工作系统来说,教学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等。 一.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备课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科书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备好课是教师加强教学的计划性、预见性,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条件,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措施之一。 由于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及教学对象不断变化,不仅青年教师要认真备课,即使是很有经验的教师也要备课;不仅对新教材要备课,即使对熟悉的教材也要备课。 备课分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两种。个人备课是教师自己学习掌握课程标准和教材的个别活动。集体备课是同学科同年级教师共同研究教材、教法的活动。教师的备课以个人备课为主,在此基础上集体研究。这样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教师的备课主要是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写出计划。 (1)钻研教材。钻研教材包括研究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和阅读其他有关参考资料。 钻研课程标准就是要明确本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本学科教材体系和基本内容以及各部分的时间分配,掌握本学科在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 钻研教科书就是教师要在掌握课程标准精神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教科书的全部内容,了解教科书的编写意图和编排体系,熟悉掌握重要章节和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明确哪些内容主要由教师重点讲解,哪些内容由学生自学,哪些概念由教师认真剖析,哪些规律应由学生自己探索,哪些内容必须引证、举例,哪些内容应该图示、板书等等。与此同时,教师还应熟悉邻近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以便互相印证和参考。 参考书是教科书的补充。备课时,在认真钻研教科书的基础上,还应广泛阅读有关参考书和参考资料,以便正确地把握并充实和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掌握教材要经过懂、透、化三个阶段。懂,就是理解教材的基础结构;透,就是掌握教材的系统性、教材的重点和关键,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化,就是做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与教材中包含的思想感情融化为一体。只有做到了懂、透、化,才算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