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成长路径——学习、实践、反思 2011-09-30 会同二中李玉军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书育人成就学生的同时重视自我的专业发展,也就是成就教师。教师只有通过认真学习,亲身实践,深入反思才能不断与时俱进完善自我。 一、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实现自我超越 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说过:“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的作者郑杰也曾说:如果教师不能经常地更新知识结构,不能对新知识保持长久的好奇与敏锐,就有可能被学生看不起,在学生眼里“老古董”多得很呢!一旦教师不被学生看重,真可谓麻烦不断,寸步难行。一旦教师停止了学习,他的工作便如机械的运作,在机械枯燥的活动中觉得生活毫无意义,而学习使你永葆活力,使你有魅力,使学生亲近你。 教师要不断学习,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养,是我们所处的时代的需要,是现代课堂教学的需要,是当代学生的需要。作为教师的我们,还是应该不断地充实知识,更新观念,拓宽认识领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更快更好的成长,才能保持教育的青春与活力。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许多老师经过多年的教学,认为自己对所教内容已烂熟于心,没必要再认真努力地学什么新东西。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首先因为知识越丰富,讲起课来就越内容生动有趣、海阔天空,而学生的思维就是适应生动有趣、海阔天空的;其次是知识是需要时时更新的,老的东西总会被淘汰的;再次就是教师在不断学习中亲身体验学习过程能更加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制定学习计划,实施教学过程中更容易作出符合实际的对策。所以教师永远没有理由停止学习或放松学习。 教师应该紧扣四个方面展开业务学习: 1、要巩固提高学识水平。传授知识是教师的天职,学识水平无可非议地是教师职业的第一道门槛。可喜的是,近些年来,教师的学历普遍拔高了一个档次,中师拔高成大专,大专拔高成本科。然而学历又不等同于学识,仅有一张合格的文凭还远远不够,甭说文凭真假水分如何,早年的那张文凭也不经旧,知识经不起岁月的淘洗,温故才能知新,倘若拿张反映同等学历的试卷测试在职教师一番,能够考出合格分数的教师孔怕为数不多。甚至,不少小学教师,虽然手持大专文凭,连初中知识也难以应付。笔者就数次听说过这样的事例。 2、要全面了解教育心理学知识。有了合格学识并不意味着就能把教师当得得心应手。教师“传道授业” ,讲的是艺术,要想学生乐其教,就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成长规律,就要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