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一. 扎实而深厚的基础知识。1 韩愈《师说》有云:“师之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我们都知道老师的基本职责是传授科学知识,这就对教师本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他们有深厚而又扎实的基础知识,这样才能把学生教会教好。但“人无完人”,一个人的知识再丰富也不可能做到天下事无所不知;同样,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专长,也都有各自知识的“盲点”,这就要求每一个负责任的教师在学余课后不断地从外界汲取新的知识补充自己,给头脑加油。2 众所周知,当今知识的更新是飞快的,尤其是在我们这个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作为教师,对于新的知识要有辨别有选择的接受、消化,使之融入自己的“知识库”中去,这样才能丰富自身,进而惠及学生。比如其实“教学相长”,老师教授是建立在自身不断学习的基础上,而学生的进步也正是老师学习的结果。二. 先进而实用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即教学观念,是教师在执教过程中所持的观点,并对其教学方法有重大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的语文教学理念相对呆板和机械,为学语文而学语文,从而忽略了语言的交际功能——这一语言中最重要且关键的功能。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比如有些老师怠于教学,敷衍了事,毕竟找本经典书出来念一念,抄一抄比花一个晚上伏案备课要来的轻松的多;又比如按部就班的国民性使得我们早以习惯了从理论到实践这一模式和思维;抑或是一些年轻教师从她们的老师那里继承到了这些“优良传统教学法”„„在课堂上,要以学生讲和练为主,教师知道为辅,两者相结合,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三. 广泛而活跃的教学思维。经过两个月的实际教学操练,我认为教师个人的思维活跃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所面对的教学对象毕竟是一些只有十几岁的孩子,他们顽皮好动,自控力差。如果教师把一节四十分钟的课上的单调而又老套,学生们则接受的很被动,效果也必定不好;但反之,若教师思维开阔而又活跃,就会在无心无形中带动班级的学习气氛,学生们会跟着老师的思路来积极思考,这样的学习才是积极主动且轻松愉快的。教师的思维活跃关键体现在思考方式的不拘一格上,天马行空式的思维可以触及多点,这样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使他们也能够有联系的看问题、想问题,从而引发更多的智慧火花。当然,天马行空式的思维也要讲究一个有序,各种思维之间的连接要自然,有过度性,不能想当然的说到哪里是哪里,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