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1 、教师:是指通过教育活动为社会服务或为一定阶级培养合格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人才需要而为社会服务的人。 2 、教师职业:就是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标准,向人们进行各方面教育,以培养人为目的,促使人发展的一种职业。 3 、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 (1 )长期性和复杂性 长期性:学生的成长是一个过程;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具有不稳定性和反复性;教师劳动的效果要经过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得以验证 复杂性:教师的劳动任务相当复杂;教师的劳动对象存在差异;教师的劳动工具日益复杂;教师的劳动过程具有高度的复杂性;教师的劳动结果丰富多样 (2 )延续性和艰苦性 (3 )艺术性和创造性 (4 )主体性和示范性 (5 )个体性和群体性 4 、教师职业劳动的社会意义 (1 )教师的职业劳动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贡献巨大 教师是人类智能的积极开发者,对人类科学文化事业的进步和发展起重要作用 教师是一代新人的精心培育着,对提高新生一代及社会全体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教师是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者,直接丰富着人类的文化宝库 (2 )教师的职业劳动对社会物质文明建设起着间接而巨大的作用 (3 )教师的职业劳动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起着引导作用 5 、道德:就是由一定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所决定,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以区分善恶、政协、荣辱等为内容的思想意识、行为规范和实践活动的总称。 道德的特殊属性: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 道德的调节手段是非强迫性的 道德调节是以必要的个人利益的节制和牺牲为前提的 6 、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从事某种职业活动过程中,思想和行为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也就是调整职业内部、职业之间、职业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 特征:内在的稳定性 形成和行为尺度的多样性 适用对象的限定性 7 、教师职业道德:又称为“师德”“教师道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调解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和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 、特点:意识水平高层性、道德境界高尚性、道德意识自觉性、行为举止示范性、道德影响深广性、道德内容先进性 第三节 教师职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