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师 课 堂提问的技巧 提 问 是 课 堂 教 学 活 动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是 教 师 了 解 学 生 知 识 掌 握 状 况 以 及 学 生 解 决 自身 存 在 的 认 识 困 惑 与 问 题 , 进 一 步 获 取 知 识 的 重 要 方 式 与 手 段 。 掌 握 课 堂 教 学 提 问 的 技 巧 ,对 于 提 高 教 师 的 教 学 技 能 , 促 进 学 生 的 认 知 与 情 感 发 展 都 具 有 非 常 重 要 的 意 义 。 一 、掌 握 恰当的 提 问 时机 提 问 要 考虑到情 境性, 在 不同的 情 境下, 对 同样的 内容进 行提 问 会收到不同的 效果。因此, 若想有 效地发 挥提 问 在 课 堂 教 学 中的 作用, 除了 我们要 在 提 问 的 内容上进 行思考与设计以 外, 还要 考虑到提 问 的 情 境性与 实效性, 掌 握 恰当的 提 问 时机。 恰当的 提 问 时机并非 完全就是 一 个时间上的 概念, 它是 受提 问 对 象、提 问 内容与 教 学 场景等因素同时作用与影响而形成 的 一 个思考与 解 决 问 题 的 时机。 1.提 问 对 象 课 堂 教 学 中提 问 的 主要 对 象是 学 生 。 由 于 不同的 学 生 其 学 习 的 方 式 与 特 点 不同, 那 么对 其 进 行提 问 的 方 式 与 时机也 就应 该 有 所 不同。 有 的 学 生 反 映 比 较 灵 敏 , 进 入 学 习 状 态 比较 快 一 些 。 对 于 这 类 学 生 , 在 提 问 的 时间上并没 有 太 严 格 的 要 求 。 而对 于 那 些 进 入 学 习 状态 较 慢 的 学 生 , 不宜 过 早 地对 他 们进 行发 问 , 否 则 , 就可 能 会适 得 其 反 , 给 他 造 成 一 定 的心 理 负 担 。 所 以 , 教 师 在 进 行提 问 时, 一 定 要 对 学 生 思考、回 答 问 题 的 方 式 与 特 点 有 所 了解 , 且 不可 随 意 提 问 , 尤 其 是 学 生 被 动 的 点 名 提 问 。 2.提 问 内容 并 不 是 所 有 的 内 容 都 适 合 对 学 生 进 行 提 问 的 。 提 的 问 题 必 须 是 学 生 通 过 自 己 的 努 力 思考 能 够 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