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程 名 称 有机化学(王礼琛) 授 课 时 间 授 课 对 象 2 0 0 6 年级本科药学 授 课 章 节 课 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碳原子的三种杂化; 2、有机化合物中共价键断裂的方式及诱导效应。 3、共价键的本质; 4、熟悉有机化合物的一般特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一)重点: 1 .碳原子的三种杂化; 2 .有机化合物中共价键断裂的方式; 3 .诱导效应 (二)难点: 诱导效应; (三)疑点: 碳原子的四面体结构。 三、教学方法设计: 1.共价键的本质的复习。 2.通过讲解碳原子的三种杂化引出有机化合物的组成。 3.利用的多媒体和板书进行授课。 4.语言表达结合多媒体板书功效,突出重点,分解难点,抓住关键,增强效果。 四、教具或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和板书 五、时间安排 1、讲授新课: 概述(5分钟)、碳原子的三种杂化(23分钟)、诱导效应(23分钟)、有机化合物中共价键断裂的方式(7分钟)、有机化合物的构造式的表示方式(5分钟)、价键理论(13分钟) 2、小结及布置思考题:(4分钟) 课 程 名 称 有机化学(王礼琛) 授 课 时 间 授 课 对 象 2006 年级本科药学 授 课 章 节 课 题 第二章 烷烃和环烷烃 第二章 烷烃和环烷烃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 1.掌握烷烃碳原子的杂化状态及结构特点、烷烃的构象异构及其产生原因。 2.掌握烷烃的系统命名法和普通命名法。 (二)熟悉: 烷烃的构象异构烷烃中的碳原子是以sp3 杂化轨道与另一碳原子或氢原子沿轨道对称轴方向“头对头”重叠形成C—Cσ 键和C—Hσ 键。 (三)了解: 1.乙烷的构象异构; 2.普通命名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一) 重点: 1.烷烃碳原子的杂化状态及结构特点; 2.烷烃的系统命名法。 (二)难点: 1.烷烃中的碳原子是的sp3 杂化; 2.烷烃的优势构象。 (三)疑点: 烷烃的构象异构及其产生原因。. 三、教学方法设计: 1.通过有机化学的概念引出烷烃的组成和定义,再分段学习; 2.利用多媒体进行授课; 3.注意语言艺术与科学知识讲授的统一,突出重点,讲清概念及要点。 四、教具或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和板书 五、时间安排 1.复习旧课,引入新课:(3分钟) 2.讲授新课: 烷烃的组成和定义(10分钟)、烷烃命名法(15分钟)、sp3杂化(25分钟)、已烷的构象(23分钟)。 3、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