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五年级上册《位置》公开课说课稿大家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用数对确定位置》,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分析木节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这节课属于“图形与儿何”领域的知识。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用上、下、左、右、前、后确定位置,三年级下册学习了用东、西、南、北等词语描述物体方向,在此基础上,木单元进一步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列与行这两个因素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并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屮物体的位置,继而为沟通位置与方向的联系(六年级上册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参数确定物体的位置)以及第三学段“图形与坐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木节课教材在编排时安排了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让学生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二是学生会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基于上述教材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课程标准提出的落实“四基”的要求。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确定木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道能用两个数据确定物体在平而中的位置,理解列与行的含义,知道确定列与行的规则。2.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确定具体情境屮物体的位置。3.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4.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一一对应的思想,体验数学交2/6流的简洁性。教学重点是: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确定具体情境屮物体的位置 P 教学难点是掌握在生活情境屮确定位置的数学方法,理解起始列、行的含义。这样的目标设计,使我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悟数学思想,发展各种能力。二、说学法《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过程。基于此,在学法上,学生主要采用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展开学习。(如独立思考我只有一个孩子,为什么会有四个答案,问题出在哪儿了?自主探索简洁明了的表示物体位置方法,合作交流谁创造的方法最简洁明了)三、说教法木节课在教法的选择上,我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采用了,学前:创设情境、观察发现;学时:合作交流、探究体验;学后:讲练结合、应用拓展。精心组织一系列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