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体顶端永乐宫壁画临摹对当代工笔重彩创作的影响摘 要:对永乐宫壁画临摹与学习,不仅是对古代艺术的传承,更多是通过临摹,可以去解读传统绘画艺术的精神,了解绘画技法和传统材料的使用,从用笔用墨到用色方面,感悟绘画方法和创作思路,并做到以古开今,传承出新的目的。关键词:装饰性色调;和谐;以古开今中图分类号:J218.6;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4)32-0170-01一、永乐宫壁画的历史渊源永乐宫壁画是中国寺观壁画的巅峰,它不仅是我国绘画史上的重要杰作,在世界绘画史上也是罕见的宏幅巨制。永乐宫原名大纯阳万寿宫,原建于山西省永济县永乐镇,故俗称永乐宫。我国民间传说的"八仙"之一吕洞宾就生在这里。后由于治理黄河水利工程,宫址在淹没区内,故迁至距原址二十公里外的芮城县城北龙泉村东侧复原保存。永乐宫的规模宏大,主要有宫门、龙虎殿或称无极门、三清殿或称无极殿、重阳殿五座建筑组成。其建筑面积 1005.68 多平方米,每座建筑中都绘制有精致的元代壁画,面积达 960 平方米。其中,三清殿是永乐宫的主殿,三清殿壁画整幅画面为《朝元图》,描绘的是诸神脚蹬云气,头顶祥端,手持板、武器、仙花等宝贝来朝拜道教始祖原始天尊的图像。其面积 400 多平方米,总计人物形象 286 个。整幅画中人物造型饱满,神态各异,玉女端庄秀丽,天神、力士唯物彪悍,帝王、圣母威嚴凝重。人物之间动静相参、疏密有致,在变化中求得了统一,各式各样的华冠、发饰,错综复杂的衣袍,在多样中取得了和谐。真可谓形神兼备。二、永乐宫壁画临摹,以古开今(一)用笔用线永乐宫壁画即强调整体统一,又追求局部变化;即采纳传统用线的虚实,又注重民族艺术的装饰效果。笔者着重从用线、用色两方面捕捉其艺术特色,并结合以往对永乐宫壁画临摹教学总结的,探讨并尝试总结永乐宫壁画临摹对当代工笔重彩创作产生的影响。永乐宫壁画的线描造型手法,充分展现了传统线描的成就。全画以墨线为骨干,色不压线。其从唐宋用笔的细密、顿挫中大胆地把线条加厚,显得线条雄健圆浑,钢筋有力。不强调吴道子莼菜条描法的压提变化,只吸收"吴带当风"的精神。特别在衣纹的处理上,线条处理的条理分明,流畅自如,疏密合理,长短各异。单单用线即可把人物面部肌肉、五官、手指关节都表现的淋漓尽致。另外,在充分发挥线的表现力的同时,线也体现了画面的民族装饰性,也是永乐宫壁画的一个重要特色。比如,画面中人物的服饰,服饰上的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