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绩效管理中执行的力度如何把握即便最好的战略也无法自动实施。中国企业过去的失败、中国企业当下面临的几乎所有问题都被举重假设轻地归结为战略问题。稍加引申,便成为这样的人人皆知其错误的逻辑:企业只需选择正确的战略,将自然获得成功。战略管理学者为讨论便利,将企业简化为黑盒子,假设输入正确的战略,自然而然输出理想的结果,这无可厚非。但是,假设企业管理者〔或领导者〕也这样思考,认为设计了最好的战略之后,各个部门、所有员工将正确地且勤奋地工作,他难免要失望。 至少有这样三个理由: 其一,即便各部门、员工正确地理解了战略,他们却可能错误地做另外一些与战略无关的、甚至相反的事情,也就是说,他们错误地认为这些事情是实施战略所需要的。譬如,某新创软件公司的年度战略是迅速完成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产品开发并上市,研发部门却可能认为继续修改软件功能设计,使之包括更多、更新颖的功能,是部门的重点任务。这里还没有设想最糟糕的情形,由于管理层未能和员工就公司战略进行有效沟通,员工根本不了解公司战略,完全凭惯性做事。 其二,并非所有员工必定地正确、勤奋地工作,他们需要被鼓舞——因为做正确的事而受到奖励,并被鼓舞去改善另外一些方面。这一点并不因企业向知识型组织转变——知识工作者在组织中占的比率增大——而发生任何变化,不同的是鼓舞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对于生产线的工人来说,因他的产品质量优异而给予奖金鼓舞,可能比拟有效。但对于咨询公司的参谋来说,奖励他出色完成咨询工程或为公司知识库作出奉献,那么有很多其他的方式,譬如为其提供更大的开展空间、提供带薪假期,甚至简单地奖励以荣誉。当然,这都是在假设他的薪酬已经足够高,远超过保障其优裕生活之需的前提下,假设不然,金钱奖励仍是最正确选择之一。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其三,随着时间的推移,战略在实施中可能遇到问题,或者市场环境的变化使得战略不再有效。在这种情况下,输入最好的战略,自然输出最正确的结果,这种思维将带来严重问题。简单地修改战略将无法奏效,此时,管理者需要根据原战略实施的情况,重新确定〔和员工一起〕各部门、各员工应该做什么,应该因做好什么而受到奖励。 也就是说,重新关注战略在企业内如何具体运行的细节,也就是,进行“绩效管理〞——方案、执行、评估、反应,这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它远非简单地说建立执行文化那样简单与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