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楼、塔楼以及多层建筑、小高层建筑 和高层建筑的概念理解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对民用建筑高度与层数的设计的规定:4 -6 层为多层住宅 7 -1 0 层为小高层住宅(也称中高层住宅);1 0 层以上为高层住宅。 多层住宅的优势在于与高层相比住宅建设工期短,一般开工一年内即可竣工。 另外,无需像高层住宅那样需要增加电梯、高压水泵、公共走道等方面的投资。 同时,多层住宅在户型设计方面空间较大,居住舒适度较高。在结构方面,通常采 用砖混结构,因此建筑造价较低。 但同时,由于多层住宅容积率较低,市区土地开发与拆迁成本的提高, 因此多层住宅项目很少见,多分布在郊区。 高层住宅是城市化、工业化的产物,按它的外部形体可分为塔楼和板楼。 高层住宅的优点是可以节约土地、增加居住人口,而且由于高层住宅多位于较 好的区位,对买房人有吸引力。 但同时,高层住宅,尤其是塔楼在户型设计方面增大了难度,在每层内很难做 到户户设计朝向、采光、通风合理。而且高层住宅投资大、建筑的钢材和混凝土消 耗量都高于多层住宅,加上要配置电梯、高压水泵、增加公共走道和门窗,另外还 要从物业管理收费中为修缮维护这些设备时付出经常性费用。 由于土地供给量的减少,目前开发建设的住宅项目多为高层住宅,开发商也意 识到了高层住宅由于人口密度大产生的居住不舒适感,尽量在小区环境规划、户户 设计方面做到完善与合理。 对于目前市场推出的小高层概念,似乎是在走一条多层与高层的折衷之路。一 方面它同多层住宅相比既节约了土地、降低了成本,同时由于本身是板式结构,在 户型方面有较大的设计空间。另外,由于设置了电梯,楼层又不是很高,增加了居 住的舒适感。但由于容积率的限制,与高层相比,小高层的价格一般比同区位的高 层住宅高,这也要求开发商在提高品质方面花更大心思。 板式小高层向矮胖发展 上个世纪 8 0 年代北京的"前三门"住宅建筑,让人们见识了"板式小高层"的优势:户型南北通风、视野没有遮拦、上下楼有电梯。今天,北京住宅市场上,城内的"板式小高层"依然是受宠一族,原因是除了传统板式楼的优势以外,它在户型设计上,不知比 2 0 年前优越了多少倍。 当然,板式小高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在单位面积上建出尽可能多的房,北京的"板式小高层"越来越高。从原来的十四五层,长到十八九层,甚至二十几层高;每间房从南墙皮到北墙皮的距离(住宅的进深)越来越大,这种变化对住户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