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体现。随着人们对国学文化的认识不断提高,国学文化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国学文化在学校地位越来越重要,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文化素养,让学生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才。 1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诗经》 2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3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4 、所谓大丈夫者,谓其志之大也。——《韩非子 解老》 5 、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则无恶于智矣。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无事,则智亦大矣。 ——《孟子 离娄下》 6 、乘众人之智者,即无不任也。《文子 自然》 7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8 、人,物也,万物之中有知慧者也。——汉 王充 《论衡 辨崇》 8 、明者见于无形,智者虑于未萌。(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冯衍传》) 9 、百人誉之不加密,百人毁之不加疏。(宋 苏洵《远虑》) 1 0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1 1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1 2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1 3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1 4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 1 5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1 6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1 7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1 8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 9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2 0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2 1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2 2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2 3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2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2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2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2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9、君子进不败其志,内究其情,虽杂庸民,终无怨心,彼有自信者也。——《墨子 亲士》 30、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孟子 公孙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