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核反应堆热工分析课程设计

核反应堆热工分析课程设计_第1页
1/24
核反应堆热工分析课程设计_第2页
2/24
核反应堆热工分析课程设计_第3页
3/24
南 京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 某压水核反应堆热工水力设计 课 程 名 称 核反应堆课程设计 系 部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专 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核电) 班 级 核电集控 081 学 号 ******* 姓 名 qq 起 止 日 期 2011.6.27~2011.7.8 指 导 教 师 22222 日期 2 0 1 1 年 7 月 6 日 目录 一、 设计任务 二、 课程设计目的 三、 计算过程及分析 四、 程序 1. 程序设计框图 2. 代码说明书 五、 课程设计总结 六、 参考资料 七、 代码 一、设计任务 某压水反应堆的冷却剂及慢化剂都是水,用二氧化铀作燃料,用锆-4 作包壳材料。燃料组件无盒壁,燃料元件为棒状,正方形排列。已知下列参数: 系统压力 16MPa 堆芯输出功率 1840MW 冷却剂总流量 32600t/h 反应堆进口温度 288℃ 堆芯高度 3.8m 燃料组件数 121 燃料组件形式 17×17 每个组件燃料棒数 265 燃料包壳直径 9.6mm 燃料包壳内径 8.5mm 燃料包壳厚度 0.55mm 燃料芯块直径 8.35mm 燃料棒间距(栅距) 12.5mm 芯块密度 95%理论密度 旁流系数 5% 燃料元件发热占总发热的份额 97.4% 径向核热管因子 1.35 轴向核热管因子 1.53 局部峰核热管因子 1.12 交混因子 0.95 热流量工程热点因子 1.08 焓升工程热管因子 1.08 堆芯入口局部阻力系数 0.75 堆芯出口局部阻力系数 1.0 堆芯定位隔架局部阻力系数 1.05 燃料元件中心最高温度不超过 2200℃ 若将堆芯自上而下划分为6 个控制体,则其轴向归一化功率分布如下表: 堆芯轴向归一化功率分布(轴向等分6 个控制体) 自上而下控制体号 1 2 3 4 5 6 归一化功率分布 0.48 1.02 1.50 1.56 0.96 0.48 通过计算,得出 1. 堆芯出口温度; 2. 燃料棒表面平均热流及最大热流密度,平均线功率,最大线功率; 3. 热管的焓,包壳表面温度,芯块中心温度随轴向大的分布; 4. 包壳表面最高温度,芯块中心最高温度; 5. DNBR 在轴向的变化; 6. 计算堆芯压降;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1、深入理解压水堆热工设计准则; 2、深入理解单通道模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包括了解平均通道(平均管),热通道(热管),热点等在反应堆热工水力设计中的作用; 3、掌握堆芯焓场的计算并求出体现反应堆安全性的主要参数;烧毁比 DNBR,最小烧毁比 MDNBR,燃料元件中心最高温度t 0 及其最高温度t0,max ,包壳表面温度tc...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核反应堆热工分析课程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