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SATW E 计算结果手工配筋 一、SATW E 梁的计算结果的含义: 1、 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箍筋都是按用户输入的箍筋间距计算的,并按沿梁全长箍筋的面积配筋率要求控制。 若输入的箍筋间距为加密区间距,则加密区的箍筋计算结果可直接参考使用,如果非加 密区与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同,则应按非加密区箍筋间距对计算结果进行换算; 1) 用户输入的箍筋间距信息在 SATW E 参数设置框中 2) 沿梁全长箍筋的面积配筋率要求,见《混规》11.3.9 梁端设置的第一个箍筋距框架节点边缘不应大于 50mm。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宜大于加密区箍筋间距的 2倍。沿梁全长箍筋的面积配筋率 ρ sv应符合下列规定: 3) 如何进行换算? 保持总的配箍率不变,当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则应对非加密区箍筋面积进行换算,假设换算前后面积分别为ASV1、ASV2,间距分别为S1、S2,则有:ASV1/ S1= ASV2/ S2. 2、算例 下面的梁为百盛米厂第三层右边数过来第四根边梁。 该梁有关信息如下: 截面参数 (m) B*H = 0.250*0.600 保护层厚度 (mm) Cov = 30.0 箍筋间距 (mm) SS = 100.0 混凝土强度等级 RC = 30.0 主筋强度 (N/mm2) FYI = 360.0 箍筋强度 (N/mm2) FYJ = 210.0 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 NF = 4 1、 梁顶纵筋和梁底纵筋 1) 配置原则: 框架梁、次梁单侧纵筋不得多于两层,底筋根数不少于 3 根; 同侧纵筋布置中,不同直径的钢筋,直径相差不大于 2 级; 框架梁、次梁通长纵筋直径可小于支座短筋直径。尽量使通长面筋不大于支座纵筋面积的60%,但不宜小于 30%。 2) 手工配置: 梁顶:AS=12cm 2=1200 m m 2,实配4 根HRB400 级直径20(1257),保护层C=20,2(20+8)+3*25+4*20=211<250,放置一排。 梁底:AS=13cm 2=1300 m m 2,实配5 根HRB400 级直径20(1571),保护层C=20,2(20+8)+4*25+5*20=256>250,放置两排。 2、 梁加密区、非加密区箍筋 1) 配置原则:满足受力要求;满足构造要求; 2) 手工配置: 0.7 表示在箍筋间距 100m m 范围内,箍筋总横截面面积为 70 m m 2,至少配置2 肢箍,2*ASV1>70,取 d=8(50.3)。 3) 非加密区换算 ASV1/ S1= ASV2/ S2,ASV1=0.7,S1=100,S2=150,则 ASV2=1.05=105 m m 2,配置2肢箍,2 根 d=8(50.3)。 若非加密区间距为 200,ASV1/ S1= ASV2/ S2,ASV1=0.7,S1=100,S2=200,则ASV2=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