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雕,为山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学校开展特色教育之路回眸---- 浙江省上虞市清潭小学 凭特色树形象,用特色求发展,以特色促创新是我们清潭小学的办学特色,以特色兴校,以特色强校是我校发展的动力。我们清潭小学地处劳技教育实验园区,是我市最边远、教育设施相对较差的一所下属中心完小,但走进学校,人们就会被浓厚的根雕艺术氛围所包围,一块快以根雕制作的德育教育宣传碑、欢迎碑、文明碑比比皆是,学校根据山区树根多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从根雕入手,开展了德育、劳技、美术一体化教育教学的有益尝试。近十年来,我们清潭小学以根雕教育为载体,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发展创新能力的特色之路作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如今小有成绩。我校的做法为我市同行所认可,也得到上级各部门的嘉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校的声誉在上虞乃至绍兴都有一定的知名度。我们认为我校的做法值得同行借鉴,特别是边远山区的兄弟学校值得借鉴。 一、做法 (一 )、抓住机遇,话特色之题 长期以来,基础薄弱学校的教育发展是始终困扰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主要难题之一。清潭小学位于上虞市虞南山区最南端,作为山区的农村小学如何在办学条件相对薄弱的情况下,走出一条“学校发展有特色,学生素质有特长,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新路径,这是我们全体老师经常谈论的话题。近几年中为加快薄弱乡镇教育发展,我市充分利用“高普九”乡镇、教育强乡镇、教育现代化乡镇争创等各类创建载体,扎实实施三轮《校园建设三年规划》,创造性地提出并着力构筑六大素质教育实验园区发展格局,积极创造条件,引导薄弱学校探索开展中小学特色教育,走内涵发展道路,让山区、海头等地的学生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而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我们清潭小学充分利用本地自然、人文资源,发掘特色教育,培育教育特色。 2 (二 )、选定载体,走特色之路 在一次偶然的“三小”作品展示中,大家发现各班的根雕作品特别多,有的还具有一定的档次。是啊!我们清潭小学有着得天独厚的山区优势,根材随处可见随手可得,我们的学生和老师有比较强的动手能力,何不借助这个载体作为创新办学的突破口呢?于是大家的想法有了共鸣,并马上付俱了实施,在以后的根雕创作实践中,大家更是认识到:根雕创作实践活动的过程有助于小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动手动脑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大大充实学生学习、生活的空间。学生在发现美、创造美、享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