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万福漓江大桥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 1 工程概况 拟建桂林市万福漓江大桥位于桂林市城区东南侧,是万福路跨越漓江的重要节点;工程起于铁山工业园铁山一路,向西跨越漓江,与规划建设的万福路东延伸段相接。项目全长1500m,其中跨江主桥长 230m,引桥长 240m,引道长 1030m;东岸匝道长 457.3m;主桥桥梁断面宽 7m,引桥断面宽 44m,匝道宽 21m,引道断面宽度 50m;全线按双向 6 车道布置。道路等级为城市快速路,设计时速 80km/h;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建设内容包括:桥梁工程、引道工程、排水工程、交通工程、照明工程及绿化工程等。项目估算总投资 36424.40 万元,计划工期为 24 个月,主体工程永久性占地 6.38hm2;环评估算一次性环保投资为 373.24 万元,占总投资比例的 1.02%。 2 环境现状评价结论 项目评价范围确定为,陆域:引桥、引道中心线两侧各300m 范围内及拟定的取、弃土区生态环境;大气、声环境为引桥、引道中心线两侧各200m 范围;景观环境:主桥及引桥、引道用地区周边可视范围内。水域:主桥所跨漓江处上游500m 至下游1000m 内的漓江河段水生生态及水环境。 2.1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结论 陆域生态:评价区域现阶段陆域为典型的河岸阶地农业生态系统,地表植被以人工培植的农业作物为主;农业地块随季节有明显的地表裸露情况,但因已形成较为稳定的耕作方式,现状调查中未见明显水土流失情况;漓江滨河生态系统有沿江设置防护林带,乔木层、地表草本植被发育;以次生天然植被为主;评价范围内仅发现受国家Ⅱ级保护植株 1 种——樟树(香樟)(Cinnamomu n camphora);该树种在桂林市辖区内分布较广,为当地常见树种;评价区内樟树不列入桂林市保护的古树名木范围。陆域评价范围以小型适生于人类活动影响的常见野生动物为主;晡乳类主要为与人类活动区有较大重叠性的啮齿动物,如田鼠、屋顶鼠和黄毛鼠等;腹足类有蜗牛、田螺等;环节类有蚯蚓、蚂蟥等;节肢类有蜈蚣、甲虫、蚂蚁等,以及大量的昆虫类动物;在漓江滨河生态系统及河漫滩湿地中,因近年对漓江环境的有针对性保护,人为干扰较少,生态环境较好,鸟类数量增加明显,现场调查中可于河漫滩上见到成片栖息的小白鹭,此外主要鸟类还有暗绿绣眼、黄眉柳莺、山雀、田鹨等;两栖类有虎纹蛙、沼蛙、泽蛙、花姬蛙、树蛙等;爬行类有蛇、蜥蜴等。其中虎纹蛙(Rana ru gu losa)、小白鹭(Little Egret),均属国家重点二级保护动物;而...